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18篇

时间:2022-11-06 11: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18篇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探究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马忠峙来源:《中国民商》2020年第10期  摘要:我国农业产业化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18篇,供大家参考。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18篇

篇一: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探究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马忠峙来源:《中国民商》2020年第10期

  摘要:我国农业产业化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小康社会

  我国农业产业化必须依照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实情,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灵活的对农业的发展重点、方式、相关产业进行调整和安排,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进行。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606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7万公顷。主要的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等种植面积均有相应程度的减少。全年粮食产量66384万吨,比去年增产0.9%。谷类产量61368万吨,稻谷产量20961万吨,小麦产量13359万吨,玉米20677万吨,棉花产量589万吨,油料产量3495万吨,糖料产量12204万吨。2019年年底,我国对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为1785万吨,同比增长-12.8%;大豆进口数量8851万吨,比上年增长0.5%;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953万吨,比上年增长51.5%。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农村发展报告2020》,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农业就业比重预计下降到20%,中国农村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十四五”规划: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科技创新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着眼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补齐民生短板;以粮食安全为基础,全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搞好承包地延包试点,推进全面农村深化改革;厘清治理主体职责边界,优化治理手段、提升治理能力。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出现的主要问题

  ①龙头企业区域优势薄弱。地区发展的龙头企业在数量上少,很难在数量上形成规模,在同国内外竞争中不具备优势实力。部分地区的龙头企业培养不切合实际,产业结构调整失衡,农业产业化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应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推广当中起不到带头作用,对其他同行业企业缺少指导,在生产经营带动农民增收上也未起到应有作用。②政策扶持效果不佳。企业在正常发展中难免碰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向银行申请贷

  款帮助限制条件多,申请程序复杂,审批流程周期过长,银行利率过高等等都会导致企业資金未落实而影响其发展。龙头企业在乡镇土地租赁和承包时还可能要面临某些政府工作人员“吃拿卡扣”,更是为地区发展龙头企业带来困难。③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参与度低。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农民参与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合作的经营组织当中不超过一半是具有对应的产权关系的服务团体。经营组织和农民合作的重点一般只是限于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种植技术,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如转基因栽培技术、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种子生产和管理等等,以及一些涉及核心商业机密的技术都很少有农民能够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因此,很难在根本上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④农业产业化的综合竞争力不强。2019年年底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食用植物油等方面的需求巨大,国内生产经营达不到需求量,需要大量进口,相应的农业加工业发展增速较慢。

  四、优化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策略

  ①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既能带动相关产业的诸如食品加工、原材料生产等行业的发展,又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首先,各地区加快落实农业部相关要求和政策实施,结合实情重点打造具有优势项目的龙头企业。制定完善健全的相关龙头企业建设机制,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群落。增强龙头企业在行业内的带动作用,与被带动发展的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整体农业产业化发展。②加强和落实扶持政策。对确实在资金周转上有困难的企业,政府出面协调,在不违反规则和政策的条件下,允许银行给与一定的便利和帮助。银行在审批流程、申请程序上尽量删减不必要的麻烦,为企业缩短资金周转期降低资金风险。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不给违法乱纪行为生存空间。③加强农民参与度,优化和创新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村深化改革,高质量农村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民是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的基石。因此,加强农民的参与度十分重要。一是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建立企业和农民共同管理的多形式经营方式。二是加大对于农业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实现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相结合。④发展多种销售方式,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做好优势项目的发展规划工作,推进相关产业链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销售渠道,利用现有的电商、网红带货等容易被大众接受和推广的销售方式,切实丰富销售手段,提升竞争力。加大对相关农副产业如果汁饮料、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帮扶力度,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优化策略,希望推进全面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辉.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演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0,41(08):229-236.

  [2]姜长云.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转型研究[J].学术界,2020(05):120-127.

  

  

篇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情况调研

  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对辖区村庄“三产融合”发展情况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三产融合”发展情况“三产融合”是指通过农业产业优化,推动一产(农产品生产)、二产(农产品加工)、三产(社会服务型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三产融合”是今后推动农村产业振兴,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全面进展的有效途径。我街道农业经济以特色种植为主,90%的耕地种植水果、蔬菜或绿化苗木,经济效益较高,规模效应显著,在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较显著优势。但是,大部分是农户分散经营,家庭农场、合作社数量较少,农业龙头企业空缺,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产业链较短,服务型产业较少,第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据统计,辖区内注册且运营的家庭农场只有两户,农业合作社70余家,其中近一半是2021年新成立的。其中某村葡萄种植合作社,村以新建葡萄批发、销售市场折算入股,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某村蔬菜合作社、油桃合作社以千亩以上的生产基地为依托,发挥作用较为明显,其他合作社业务开展不多。农产品加工类企业只有十余家板材加工厂,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空缺,且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形不成龙

  头带动作用。2021年,在各村庄推进了“土地托管”业务,截止目前只有三个村庄的300亩土地进行了托管,面积不大,全部种植了小麦,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农产品电商经营户逐渐增多,辖区内农产品电商经营者200余人,部分经营者年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效益可观,但是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二、“三产融合”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现代农业的主要特色是依靠科技推动产业发展,但是,我地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还很低,这种情况在农业种植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我们的水果大部分还是十几年前的老品种,蔬菜种植模式还在沿袭几十年前旧技术,包括肥水一体化、自动化栽培、物联网应用等先进技术,在外地现代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常规模式,但是我们这里还非常少见。2、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严重短缺。想要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产出效益提升的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以及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这方面我们还很欠缺。现有的一些农产品企业规模太小,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力,无法对“三产融合”起到有效推动作用。3、第三产业发展较慢,服务带动作用不明显。辖区内的农业第三产业还停留在初具雏形阶段,如一些农业采摘园、一些与农资销售相联系的农技服务站点等,整体发展较慢。

  另外,一些应该发挥服务带动作用的组织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现有的农业合作社,大部分成为空壳状态;现有的土地托管业务,面积小且技术落后,不能对周围农业生产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据介绍:某村和旁边两个村去年动员群众拿出300多亩土地,托管给农业服务公司,每年托管费用1000元。原来以为他们得带来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呢,结果今年这300亩地都种了小麦,效益还不如我们种植水果高呢。

  三、工作建议1、建议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提高一产效益。我地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如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就可以产生后发优势,高起点一步到位,变劣势为优势。可以采取和农业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外地先进园区结对子等模式,快速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实现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效益弯道超车。2、建议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围绕农产品加工行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特色明显,技术含量高,契合我地优势产业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建议加强对合作社及农业托管公司的业务指导、技能培训,提高这些组织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人才、技术和资金是制约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三个短板,

  这些制约短板单靠群众和个别企业是没能力补齐的,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慢慢解决。补齐了这些短板,我地的农业产业发展就会明显的提高一个档次,“三产融合”、产业振兴的速度才能进入快车道。

  

  

篇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其背后带来的是产业融合的升级创新。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进行分析研究,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随着农业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产业融合升级方式的不断丰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趋势不断朝着多元化发展,为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然后介绍了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的现状,介绍了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对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产融合;产业融合模式

  1引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立足地方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并明确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帮助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阶段的研究的实际成果虽然不多,但也在进一步实现三产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以及指导,面对三产融合下的多元可能,现有困局不少,仍然需要不断去发现和拓展农村三产融合中的可行性以促成我国三产融合朝着多元模式化和利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2三产融合的内涵

  通过借鉴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日本的第六产业概念、前人的研究及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实践,本文对农村三产融合进行了如下界定:农村三产融合指的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生产经营组织为主体,通过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与延伸、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多种方式,将资金、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进行跨产业集约化配置,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农业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农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3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3.1发展模式

  3.1.1农业产业内部整合型融合

  此模式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如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各子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建立起上下游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有力地提高农业内部发展效率,有效将农村,农业,农民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农业内部各个部分的融合,统筹管理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3.1.2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此模式使得农业各个部门能更好地结合,从最初的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形成初级产品,通过延伸连接形成产业链,投入市场进行加工成为更加高级的产品再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这样形成产业链的产品使得农产品从一开始到消费者手中就实现了产业内部消化,如今消费者拿到手里的许多产品正是通过一道道产业工序制作而成,比初级农产品更具价值,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3.1.3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

  此模式在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基本问题之余,还能加大农业农村的发展效益,创造出休闲农业。通过宣传当地农业文化,创办新兴农村旅游,吸引各地游客参观,有效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激发农业创新能力,使得农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更是新时代的美丽新农村。这种模式能够在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让新型农业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相互交汇融合发展。

  3.1.4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来技术的支持,而如何熟悉先进技术,进而加以运用对农村三产融合来说是一大发展关键。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多样的农业生产,信息传递与农业的有机结合,互联网与农业的连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业附加值的上升不仅仅带动了农业发展进程,也让各类技术得到了跨越性地进步,使得农业与技术更加紧密,形成互利互益的关系。

  4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4.1产业融合处于浅层次

  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来看,三产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缺乏产业间的粘合性,进而说明三产之间的利益相关也较弱。而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农户生产的产品,面对竞争对手众多的大市场,难以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而简单的一二三产业共存状态仍然是部分地区发展的状态,虽然“种植、养殖、加工、销售、餐饮、旅游、观光”样样齐全,实际上却是各顾各的,没有达到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来,也就是没有跳出“1+1+1=3”的格局,从而很难去实现价值链水平的提升。

  4.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高水平融合的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在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农村“三产融合”的条件保障。生活生产所需的水、电要素以及交通方式和物流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但是部分地区都没有以上条件,说明我部分地区的基础设设建设仍然需要大力建设和进项相关维护。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维修和养护不到位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征。

  4.3要素支撑能力弱

  首先,人才是“三产融合”发展的首要支撑要素。解决好人才短缺的问题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要素是资金,同时也为产业融合注入动力。农业经营主体在进行和发展产业融合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现实中资金也往往成为农业从业者进行产业融合的阻碍因素。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民在申请农业贷款时由于抵押物不足导致很难获得有效的担保,所以很难筹集到产业融合需要的准备资金。

  5三产融合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建议

  5.1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区发展的多样化融合模式

  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尚且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也充满了很多可能性。各地区应当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状,以全局观念对本地区内的一二

  三产业进行总体评估。让一二三产业交互融合发展,并且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模式的融合方式,吸收成效显著地区一些有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果效益为主促进农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各地区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5.2以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民参与的机会

  以政府为农民和一二三产业发展牵线搭桥,一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而是为三产融合输送所需的劳动力及相关技术人才。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公平透明的平台,让广大农民都可以积极参与到三产融合中来,提高农民参与三产融合构建发展的过程中来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有利于扩建农村相关服务体系,进而也保障了三产融合的发展所需。

  5.3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和共享

  合理扩大农业规模化,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辅助以农业生产加工机械化,以此增强农业的规模效应和增收机制。将农村中的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和定期维护、检修,确保由第三产业展开的发展模式提供保障。为了提高农村产业间的发展和水平提升,生产交易活动相关的建设不可或缺,与此同时,还要向农村地区推广智能手机和网络的熟悉及运用,提升农村的网络信号强度以及农民的数字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国斌,李博.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4):621-628.

  [2]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17-28.

  [3]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120-129.

  [4]熊爱华,张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J].理论学刊,2019(01):72-79.

  

  

篇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产业业态融合发展问题和对策

  【摘要】本文在梳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市各生态经济示范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业态;融合;问题;建议作为生态经济的先行区和探索区,江苏省宿迁市以首批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为先锋,拉开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大幕。本文通过对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业态的实地调研,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产业富民的基本情况,探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业态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农民增收,分享产业融合的红利。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传统的生产环节之外,增加了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保管、销售等环节,将与农业产业链相关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激活农村土地、住宅和金融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有利于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加快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既有利于克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的局限,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服务业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和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对水、土、气等

  1

  自然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方向改变,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本和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农村,强化农村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促进以城带乡和强农惠农、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产业融合新领域,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建设和投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保存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维护村落功能和农村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业态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一)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不高。当前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较低。一是产业融合链条较短,附加值偏低。农业方面,农产品附加值主要产生于加工环节,而目前宿迁市经过深加工转化成终端产品上市的农产品较少。由于缺乏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有的乡镇生产出大量的桃子、辣椒、莲藕之类的普通果蔬无法就近进行深加工,而只能作为初级农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再加上相对高昂的人工采摘、物流等成本,致使不少种植户选择弃采,且损失较大。养殖农业通常则为养殖常见鱼虾、养鹅,要么以生鲜品形式直接面向市场,要么经过简单加工成为餐饮界的一道普通菜品,缺乏深入的产业功能挖掘。二是利益联结较为松散,合作方式相对单一。相关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般会形成一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即主要有以下两种关系形式:1、订单合同型。龙头企业同农户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形成较为稳定的订单农业关系;2、土地股份合作型。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定期参与企业收益的二次分配,由此获得更加可靠的利润收入,从而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部分乡镇目前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以订单农业为主,土地股份合作形式尚在探索初期,农民与企业间权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真正建立。三是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部分乡镇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强,缺乏差异化竞争和深度开发。种植农业品种雷同,种植辣椒、莲藕、桃子等普通果蔬成为不少乡镇共同的主导业态选择,在此基础上的产业融合也大多局限于观赏和采摘、吃农家菜这样的形式。休闲农业的建设,主要表现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精品少、品牌弱、品位较低,文化传承、人物历史、风土乡俗等方面表现为初级形态较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二)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目前,土地、

  2

  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较大问题。1、土地方面。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各种休闲观光度假场所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餐饮、住宿、会议等永久用地,必须严格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导致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据洋河新区、新庄镇反映,有的农旅结合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很难取得用地指标,而农地改变用途、配套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又属于违规操作,导致农业新业态项目的投资者缺乏安全感。虽然2017年中央1号文件已打破过去的政策坚冰,提出诸多利好政策,但在地方落实层面、在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上依然存在很多瓶颈。2、资金方面。资金紧缺则严重制约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生态经济示范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政府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和上级政策性专项资金,而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而不能及时全面得以改善、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而影响生产积极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而缺乏可持续力。3、人才方面。从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且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多数示范镇的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农户兼业化、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年龄偏大和现代农业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三)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目前,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中,除了新庄(主要是依托宿豫原有龙嫂米线等企业对农产品深加工、招引杉荷园和台湾阿土伯生态农业示范园打造农旅结合项目)、三棵树(主要是依托经开区汇源集团打造以桃为主导的田园综合体、招引金丝皇菊项目)、洋河(主要以工业招商理念推动各种园区建设)表现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趋向,更多的示范镇基本存在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规模较小,参与融合能力不强。

  

篇五: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开拓农业新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增加农民新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三产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云南省陆良县产业基础牢靠,区位优势明显,但尚存不足之处,如县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陆良县应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投入,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突破要素限制瓶颈,加快三产快速融合,高效发展。

  【关键词】产业融合陆良县问题对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高度和创新价值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联动机制、产业集聚发展、技术渗透支撑、体制创新扶持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利用,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即一二三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然而,当今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压力、资源约束、环境治理、人口流动、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挑战,要顺利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并非易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紧密关联。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陆良县三产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陆良县三产融合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陆良县是云南省境内最大的高原平坝,享有“滇中粮仓”、“渔米之乡”、“丝绸之府”的

  美誉,地理位置优越,气候优势突出,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和100个农机化重点县之一、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重点县。

  (二)主要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县城距昆明市122km、曲靖市60km,地处昆明至“两广”和重庆至曲靖到越南东盟的交汇点,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云南通往泛珠三角各相邻省份区域间的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逐步贯通,陆良将成为承接我国东中部产业转移的绝佳位置。

  产业基础牢靠,资源优势明显。陆良县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体系完备,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陆良县属于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年温差较小,降雨集中,干湿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充足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动植物种类丰富,粮经作物享誉省内外,是国家和云南省的粮食、烤烟、蚕桑、生猪基地县。

  生产要素充足,政策导向支持。陆良县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综合性成本优势巨大。伴随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支撑,陆良县能够吸引更多的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光明。

  二、存在问题

  陆良县第一产业基础殷实,但契合程度较差,匹配度低。就农产品来看,陆良县农产品具备出口优势,尤其是蔬菜类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目标客户群稳定;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销售渠道价值链冗长,大大弱化了与终端消费者的供求关系。其中涉及第一产业的企业普遍存在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充分;缺乏反映市场信息的平台;融资难,资金紧张;自身宣传不足等情况。而农户则涉及基础条件差,种植作物产量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销售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收售模式,进而导致农产品滞销,价格低,影响增收;专业化合作水品低,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主动调节。总的来说,陆良县第一产业目前严重缺乏品牌建设;销售渠道单一,风险大;专业化合作程度地,产品运营效果差,与市场互动性差。

  陆良县第二产业经济贡献率大,但大多以重工业为主,国家政策调控下急需转型。陆良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同类行业企业竞争激烈、缺乏多元化互助的行业结构;从资源→产业→市场的链式工业发展布局规划尚未形成;缺乏一个对外发声的平台或渠道,致使其工业产品仍处于供应内部市场需求;政府对于行业市场的监控、监管不够及扶持政策薄弱。陆良县第二产业市场以供应内部需求为主,对外特色产品及高新电子产品有外销市场;传统重工业

  产品几乎无竞争力,市场型产品有较好的市场表现;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渠道为辅。

  陆良县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就目前陆良县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看,呈现出一定的分化特征,生活型服务业数量多、经营状况堪忧;生产型服务业数量少、经营状况较好。产业型服务业多集中于城区区域,是陆良第三产业密集型区域,但是其仅对集中型农业产业呈现强配套服务功能,而对于旅游服务业的补充及推动作用极小,在具备旅游资源的区域,其旅游产业配套服务极为薄弱。第三产业的产品与服务严重缺乏与市场相匹配的平台,劳动力大量外流。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陆良县目前所存在的县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陆良县应该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陆良县发展规划和目标,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龙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利用等途径,解决制约陆良縣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实现陆良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投入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一批有影响力的的优势企业,打造产业发展特色。通过政府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加快互联网等市场信息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政策,落实农业走出去与农产品和食品卖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持市场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篇六: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浅谈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及建议

  作者:周冰周科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2019年第17期

  农业产业融合即将农村现存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并重组,使一二三产业互相交叉和渗透,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提效增值,发展现代农业。目前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经营主体发展慢,政策实施难,产业融合发展受限等问题。因此,要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能力,探索多形态发展模式,从法律、制度、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粮食总产量不断提升,同时也存在着农业产出低效低质,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农民收入无法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在严峻的形势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九大报告首度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可看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抓手。通过农业产业融合,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对我国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1)产业融合方式多样化

  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逐渐壮大,20世纪90年代实行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21世纪初农业产业化发展,到现在农产品加工业与服务业兴起,农村产业融合出现了多种模式。从产业跨度方面来看,包括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以及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等。有的学者也把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分为技术渗透型、产业整合型、产业链延伸型、产业交叉型、综合型融合五种。

  (2)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大

  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来,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立多种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给农户赠送生产物资,出台优惠政策解决农民小额贷款,各个地区在现行的政策支持和鼓舞下积极实践和试行,有的地方还树立了典型,做出了效果,通过发展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等,为农业提效、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可行性出路。

  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困境

  (1)要素缺乏导致产业融合基础薄弱

  从现实看来,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聚集,这种形势并没有在政策的影响下得到缓解,反而不断恶化,资源流失现象使得农村资源愈加匮乏、农村空心化、老年化现象更加严重,发展速度慢。其次,我国农业产业融合提出的时间不长,发展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本身较低,农业基础薄弱,产业融合的规模、效率因此受到影响,要想实现快速、集群化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夯实基础。

  (2)宏观调控存在局限,政策实施困难

  目前,我国还处于农业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政府在财政、金融、政策、法律方面的保障和调控机制还不够成熟,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宽泛,政策实施有难度,出台的好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和困难。当前,我国政策主要集中在主体培育和农业生产方面,政府在农产品提质增效、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规划缺位,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加之产业融合本身发展有难度,导致我国农村产业“接二连三”进展慢、难度大。

  (3)农村经济现状制约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农民是参与农业产业的主体,农民的低收入水平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其次,我国农村农民财产性收入低,可以抵押的资产少,融资渠道窄,大部分地区有针对贫困户的扶贫贷款,但是需要农民先有产业,否则难以贷款,并且数额小。再次,笔者走访调研,结合文献分析发现,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中,各价值链上下的经营主体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融合中的利益参与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产业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结不够紧密。

  3、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加大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对其进行扶持,他们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参与者,也是将农业经济利润留在农村的关键。因此,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提升其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第二,我国农村面积大,东中西各地区资源禀赋、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和亮点产业。政府应根据地区实际完善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奠定基础。同时,地区要注重对产业融合的科学规划,有计划发展产业,探索多样化的融合模式。

  第三,从日本、韩国、美国、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应在农村产业融合中发挥宏观调控、引领和监督作用,严格按照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引进产业,特别是精准扶贫产业,切记盲目引进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在农村金融方面,一是在财政上向产业融合倾斜,二是出台相关金融贷款政策,降低农户、企业的贷款门槛和条件,激发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404100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篇七: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浅析农村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摘要:要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核心是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走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服务;要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石;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产业链发展。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策略及方法;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规模化,加快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单单就以产业化进程而言美国早在1959年便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大田作物的100%机械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直至目前2022年为止依旧是围绕传统农业进行局部改良,包括但不限于种植机械、收割机械等。近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得到了有效的进步。但我国农村的合作经济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在没有中高层次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合作社的发展相当局限,而开发出优于农村合作社模式的新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是当下产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

  一、培养全新的经营主体,强化其积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农村地区需要通过政策扶持、深化服务、品牌创立等来进一步培养全新的经营主体,使其具备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能够在市场当中优先示范,在积极开创产业发展融合的情况下,有效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新业态。而这些新的经营主体以及带头企业,也需要联合农村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共同来实现农业产业以及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将农产品生产、农业加工、物流产业结合在一起,打造专属的农产品经营营销通道。在形成专业化管理团队和科学经营管理理念的情况下,应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特色,形成优势产业,让农民也能够积极参与到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当中,提高就业效率的同时,共同开创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局面。

  二、产业链条延伸产业本身就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关联。农业作为最原始的产业类型,是一切产业的本源和派生。延伸产业链条,既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进行延伸,如种植优质小麦的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面粉,还可再进一步加工成面包、面条、烘焙或各种速冻食品等;也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促进产业链条向上游进行延伸,如对辣椒进行深加工的可以与周边农户签订订单或协议,搞标准化订单式种植;同时也可以第三产业为基础,促进产业链条向第二产业或第一产业进行延伸,如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大量游客消费,形成一定品牌之后,与周边地区农户签订合同,纳入到同一个产业链条上来,最典型的如陕西袁家村模式,袁家村的IP加庞大的客流量,使得商品供不应求,不断在周边建立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极大的衍生了产业链条。由此可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

  三、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和保障者,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确保农民主人翁地位不改变。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需求,真正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适宜农民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体系。二是坚持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新型职业农民。把家庭农场和发展各种类型合作社作为政策培育的重点,政策扶持资金及惠农项目要优先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倾斜,并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内生产发展动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发展为了农民,一切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智慧成果和创造力。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真正热爱“三农”,愿意投身“三农”事业的人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机会,构建以县或乡镇为单位的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相关信息,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与供应链体系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电商,因此也需要各大电商平台的支持,让农村地区的发展中能够形成本地化的电商服务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是为了保障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完善当下农村电商的供应链体系。例如,在实际的供应链的构建中,要让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积极地进行产品信息的传递,并加强广告的宣传力度,保障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并不存在第三方的物流,这样就会有效地形成自营物流体系。这样的供应链,极大的将物流成本进行分散处理,进一步的控制成本的投入。在这种供应链的构建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同时也利用这种供应商供应的服务关系,让供应链体系得到完善。最后,也与本地化的农村服务商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充分的降低了中间环节,让农村电商与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形成共同发展的态势。

  五、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为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农村融资约束这一难题。要进一步扩大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农村从业人员的融资约束。在扩大农户个体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应加大对规模化农业生产企业的支持。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数字经济运用到金融服务中,善于利用数字金融,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金融商业银行网点数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办事效率。除银行业外,也不能忽视其他金融机构,要推动县域银行业以及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发展,鼓励各大金融机构扩大农村地区村镇业务。

  六、构建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为了让不同主体的利益联结更加密切,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第一,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试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模式,或者采用“双向入股”方式,即农民用土地等要素入股企业,而企业用设备、技术入股农民,从而形成村集体、农民个人、经营主体间密切的利益联系。第二,优化订单农业,鼓励融合主体与农户签订相关保护价合同,同时,按农产品收购量进行利润返还。第三,引导农商相互合作,鼓励“农校对

  接”“农超对接”,构建农产品新营销模式。另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合同内容,确保利益联结主体间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结语:在农村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区域在推行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产业融合战略计划,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与制度扶持,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在拓宽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实现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好产业融合大关,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从而真正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舒畅,郑林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0,26(1):4.

  [2]白晓杰.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析[J].环球市场,2020,000(007):21.

  [3]孙江超.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着力点[J].农业经济,2020(6):3.

  

  

篇八: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分析

  作者:暂无来源:《粮农智库》2017年第9期

  夏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研究员)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不是现实选择?如何选择?这是新形势、新变化留给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含义做出分析。

  一、农村产业融合正当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近年随着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而呈现出的新势头,它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一是信息共享和交流的便捷,降低了产业的进入门槛,产业边界弱化,要素跨界流动和经营容易实现了。二是农业、农村资源更为稀缺,越发有价值了。这与城市化发展大趋势中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直接相关。三是农业技术装备更趋精准化、智能化,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目前,新的前沿科技成果,给现代农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如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遗传工程、生物质能源等都在农业领域被越来越多地实际应用。

  二、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及重点内容比较

  相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或农业纵向一体化、六次产业等概念存在着含义相似或交叉。有必要就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功能加以对比分析。

  1.概念内涵相近,归属范畴不同

  在农业经济学理论中,农业纵向一体化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的必然产物,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主体内部协同或外部协同下的高效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国本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实践产物,与国际上通行的农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基本一致。“六次产业”,是日本以其本国发展实践为基础,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1994)在产业经济学范畴下提出或创立,其本质强调的是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主导“六次产业”的发展,获取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的增值或溢价效应。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在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其在理论范畴上综合了农业纵向一体化和“六次产业”,其核心内涵指向多元市场主体依托高效经营模式,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外溢效应等,创造出回流“三农”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价值。

  2.政策背景不同,施策目标对象有别

  欧美国家长期采取的农业纵向一体化是基于当时农产品过剩条件下,扩张中间消费需求,以更好适应消费者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因此,发展农工商综合体是其主要政策目标对象。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起步期与此相仿,要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卖个好价钱的问题,涉农工商龙头企业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目标对象,特别是在当时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的状况下。日本的“六次产业”的实施,源于农村人口过疏、农户收入长期徘徊及实现进口替代的农业保护考量,政策实施的目标对象主要落脚在日本农协、农事合作社等农业法人上。我国的农村产业融合,作为目前农业转型期的一项新政策,它源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但又有高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思路和政策预期,旨在通过工业化助力农业提升创新空间,通过城镇化借力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推动,在路径创新、业态创新、工具创新等实现方式上深度挖掘,最终指向提高

  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总目标。其政策实施的目标对象,不仅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也开始向农业园区、产业化集群、创业平台等主体扩展。

  3.措施各有特色,效果不尽相同

  三个概念下的发展促进措施,通常均采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在内的政策工具。但从国别看,政策内容和力度有所差异。以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为例。美国在农业纵向一体化发展中,注重对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提供,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藏等环节及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发展环境大大改善;以价格支持政策和信贷支持政策提高农业的集中度,农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场主合作社由于不受反托拉斯法的限制,获得较快发展;各类农业综合体发展成熟,跨国公司日趋强大,对全球化影响加深。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措施,支持重点是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的深度产业价值挖掘,比如有专门的政策法案规定在“六次产业”农工商合作类型中的工商业出资份额不能超过49%;另有规模较大的财政专项资金,也有低利率、长期限、高额度的优惠信用贷款用于“六次产业”;比较有特色的是,由国家和民间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农林渔业产业化成长资金,以及在此基础上再由基金与地方自治体及金融机构以1:1出资成立子基金,该基金一般通过政策补助金、“劣后”贷款和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农林渔业者发展“六次产业”。日本的这些做法,较好地避免了工商业主体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业利益的侵害,有效推进了农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模式及路径

  鉴于农村产业融合涉及多类市场主体、农业产业门类及农村产业,并综合了农业纵向一体化、“六次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实施目标,笔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具有多样性。依据代表一产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农场和合作社)与代表二三产业的工商资本的行为关系划分,重点论述以下二种融合模式及相应路径。

  模式1.即以工商企业为主体力量,从某一农产品产业链中、下游的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向上游(前端)融合,发展农产品种植业、养殖业,或进一步对该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整合,将农业投入品、农业旅游业纳入其中进行深度拓展,实现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统筹配置,在这一类产业融合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极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形成融合增值或溢价效应。同时,工商企业面对产业链上游大量存在的农业经营者,借助合同契约或股权分配完成利益关系的重建。在我国,“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具备这一融合特点,这也是目前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导或主流模式。

  模式2.即以农场(农户)或其联合组织合作社为主体力量,从某一农产品产业链上游的(前端)种植业、养殖业开始向中、下游(后端)延伸融合,发展农产品储藏、加工业、流通业;也可以对该产品进行全产业链整合,向农业投入品、农业旅游业深度拓展,实现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统筹配置。在这一类产业融合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同样极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形成融合增值或溢价效应。典型模式有:合作社+农户、新农人+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在此一类模式中,农户和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者是行为和利益的主导方,若有工商企业加入其中也只可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模式较好地诠释了农户和合作社的利益主体地位和功能作用。

  

篇九: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张力来源:《广东蚕业》2020年第11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75

  张力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000)

  作者简介:张力(1987-),男,汉族,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实施进程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占比不断减小,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及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运输的高附加值占比决定了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重大课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0)11-155-02

  在我国现代化实施进程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占比不断减小,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及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运输的高附加值占比决定了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重大课题。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掌握产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协调工农业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交互,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乡村振兴的定位和方向。

  1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失衡

  2014年约3成的农产品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调节,国内粮食自给率跌到了88%左右,2017年粮食自给率降到82%左右,而自2014年来农业的产业占比仍呈下降趋势,2019年农业产业增加值为7.04万亿元,工业产业增加值为38.6万亿元,农业产值增长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对比2020农业产值占比14.7%,下降了7.6个百分点。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严重冲击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4—2019年我国工业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远远超过农业产业增加值。2019年,我国的农业产值同比增加5721亿元,工业产业同比增加21330元,非农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加速推进的工业化使投入农业的资本相对减少,中国在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加深了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度。当工业化利润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工农产业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状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帮助我国完成了早期的积累,为农业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和财富[2]。但与此同时,非农行业的从业者高于农民的年收入挫败了农民的积极性,工业发展领先,但农民却不断流入工业部门,农业资源的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了产业融合,需要一同考虑发展农业同科技进步管理方式。从目前的农村投资环境来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项目融资难度大、资金缺口较大、贷款难、融资渠道窄,我国农村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农村发展缺乏资金,而现代农业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产业发展极度失衡的情况下,农村的产业兴旺需要政策支持,财政方面的支持主要依靠工业发展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予以提供。

  当下我国农业主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工业发展可为农业领域中的生物育种、无土栽培、信息管理提供现代化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信息化技术等新业态的发展,延长和拓展产业链,不仅能改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困境,提高农业产业实力,推进优化农业结构,又有利于改变过度依赖物质、资源、劳动力投入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关系更加合理,使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向规模化大农业转变,延长农业发展的业务链,推动农业与时俱进。

  2农村人力资源流失

  想要破解人力资源的困境,就必须加快培养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不同行业的交集融合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涌入,尤其是高素质的农民,但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数量严重下降,2016年起农村人口总数首次下降至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下,同时农村人口没有完全从事农业生产。2019年农村人口的数量减少至55162万人,远少于城镇人口数。

  2015—2020年,约1.5亿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由农业转入了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无疑加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负担。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对比后发现,很多地域都面临较大的困境,农民的学历和技能等级普遍较低,开发人力资源难度较大[3]。在农村本科生所占比例只有约7%,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凭,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弱势。此外,尽管政策上对农村人才引进给予了保障,但没有切实有效的人才引进措施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很难发挥出较强的实际效益,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开发甚至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

  在现代化及城镇化的背景下挖掘农村人力资源,要让农民走出习惯的舒适圈,尝试生产销售方式的创新融合,让农民意识到如何适应乡村振兴要求,以更好地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同时需要调整以往的封闭式生产模式,让农民能够对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具备更高的接受度。此外,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十分重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和基础教育,确保生产培训能够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

  3产业融合发展

  3.1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充分利用第二、第三产业优势发展第一产业,必须做好产业融合。如食品深加工技术的部署门槛相对偏高,每家企业如果需要使用以深加工技术支撑的农产品试点,必须从头开始建设,初期成本较高。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产品在经济增量等数据上的比重和结构。融合发展的方式大体上是采取措施通过关联不同产业和工作的细分与专业化,与第一产业产生交融,实现产业布局的扩展和创新、业务范围的扩大,在非农业范围中为农民谋求利益和更高的劳动收益[4]。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生产活动的能动性基础,占有主导作用。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大农业为基础,第一产业产出的生产资源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根底。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经营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应该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同时,其他融合产业通过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利益链接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分工格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农村产业融合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农村产业兴旺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解决就业问题,缩小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十: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作者:曾巧云来源:《新农业》2020年第08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初步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内容。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历程,探讨当前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要素一体化进程、推动乡村三产融合等4个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乡融合;户籍制度;公共服务;要素

  1当前城乡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明显等问题亟待解决。

  1.1户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

  当前农民工城市化依然存在巨大风险,例如,不穩定的工作,城乡人口享受公共服务时的差别待遇,家庭收入受城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等。很多农民工并不愿意把户籍迁入城镇,也不愿意放弃家乡的房产和土地,这样可以保留最后一张底牌,返乡生活有保障,融入不了城市生活时可以有地方撤退。陈旧户籍观念尚未抛弃,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享受着不公平的公共服务待遇。

  1.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当尖锐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减弱和缩小,农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7.7%下降到2019年的7.1%,而同期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60.6%,也就是说,我国还有39.4%的人口常住农村,要用占GDP比重7.1%的农业增加值,支撑39.4%的人口生存。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寻求发展,2018年为2.8836亿人,2019年增加到2.9077亿人,农民工单向流入城市,特别是“80后”“90

  后”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增多,导致农村空心化,农业人才的流失,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

  1.3城乡要素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配置严重不平衡,农村的优质资源向城市集中的现实依然存在。国家大力支持城市中的资金、人才下乡,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城市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不愿意流向乡村,原因主要是农村投资风险高,收益不确定性大,城乡要素的不均衡配置,又导致农村吸引留不住人才,阻碍农村发展,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难以进一步缩小。

  1.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近年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教育方面。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是在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较差,导致教师队伍、医疗队伍的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差距,导致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和质量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2城乡结构融合的可能性

  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将仍然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主要表现就是农民持续进城。中国当前只有大多数农民进城了,剩下有限的农民,才能改变当前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现状,农户才有可能凭借农业致富,农业才能逐渐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这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时机。

  2.1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开启,提升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条件

  户籍制度改革实施至今,除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存在严格的人口上限压力与各自对应的城市职能定位,中国其他城市已经全部采取了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被极大削弱。

  2.2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人的规模,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扩大农业农村投资,应对农业投资下滑势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上升,推动了农村的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财政对农村的侧重以及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2.3现阶段城乡公共服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目前,大部分省市区都已经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城乡统筹。2019年全国95.32%的县、也即累计2767个县已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也得到进一步保障。各地均已建立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等各类特殊群体。

  3对策建议

  基于城乡结构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城乡结构融合发展。

  3.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率,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

  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但是户籍城镇化率仅为44.38%,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相差约1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比重仍然较低。加快取消落户限制,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公共福利差距,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户籍制度改革还存在很多症结,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扫除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

  3.2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均衡配置格局

  打通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障碍,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积极引导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下乡,激发乡村活力。首先就是要改革城乡土地制度,现行的土地制度难以满足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的需求,完善产权登记保护制度,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赋予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等权利。其次,要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扩大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范围。

  3.3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向绿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只有三产融合发展,农民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引进城市工商资本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新业态的发展扫除障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建立起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继续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

  3.4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重点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统筹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好用好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在生活、就业、教育以及卫生健康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多的惠及广大农村百姓。

  4结语

  城市优先发展,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合理配置,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曾巧云(1995—),女,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

  

  

篇十一: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现状与未来

  作者:暂无来源:《粮农智库》2019年第22期

  肖卫东(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三产融合”:内涵界定及其理解

  (一)文献梳理与内涵界定

  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三产融合”以来,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王乐君等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依托农业并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体制机制等手段,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跃升、功能拓展、多主体共赢和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过程。姜长云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基础,以农业产业链多向延伸、产业范围多元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实现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产业跨界融合和布局优化调整的过程。马晓河认为,“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有机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和农业休闲、其他服务业等,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和产业规模扩展、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有学者指出“三产融合”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通过资源要素融合“三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延伸和对接、农业多功能开发与拓展等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

  综上,不同文献对“三产融合”内涵的分析视角、侧重点不同,有不同理解或者阐释。我们认为,“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农业与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相互间的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过程。

  (二)理解要点

  对于“三产融合”的内涵,要系统、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产融合”的根基、路径、产出。

  “三产融合”的关键和核心是“融合”,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农业内部、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相互间形成联动和融合,多做乘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激发农村产业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因此,在“三产融合”这种新型农业组织方式中,根基和依托是农业,即任何形式、任何层次、任何区域中的“三产融合”必须在农业基础上进行和推进;路径和手段是现代先进要素引入与集聚、农业多功能挖掘与开发、产业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与创新,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产出是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科学理解与把握“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

  “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农民福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在理论上,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中,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心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标。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灵活转换而实现生产要素投

  入低、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质量型发展。在实践上,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村金融、农村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农民福祉持续增进包括就业创业机会和渠道拓宽、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等。

  3.“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

  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7],是通过合约形式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市场自组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而“三产融合”是要打破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边界,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1+1+1>3”的产业融合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统一。农业产业化是联动发展,“三产融合”是有机融合发展。因此,“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虽然,农业产业化与“三产融合”有相通的地方,例如,两者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都注重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拓展,都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关键,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但是,相较于农业产业化,“三产融合”的内涵更为丰富,突出体现在:

  一是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三产融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打碎、搅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有机交融,原有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

  二是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参与“三产融合”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小农户、专业大户(包括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新农人等,主体类型多元,相互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部分城市居民通过社区支持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方式,也日益成为“三产融合”的重要参与者。

  三是农业功能和业态创新更加丰富。“三产融合”更加注重农业经济和产品、环境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休闲旅游与研学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流通、乡村旅游与农事体验、传统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不断催生休闲与乡村旅游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研学农业、康养农业、电商农业等农业产业新业态。

  四是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和多样化。“三产融合”更多地采用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技术服务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小农户参与“三产融合”,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是更加注重城乡双向互动与共生以及空间拓展。“三产融合”带动城市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农业农村,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和产业园区集中,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创意农业等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三产融合”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双向促进和协调发展。

  

篇十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开展现状及政策走向精彩导读: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局部。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根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开展……上世纪90年头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普遍得到快速开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开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为此,须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在区域层面上的融合开展,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展现状。从我国产业融合开展整表达状来看,经济开展速度较快、现代生产效劳业较为兴旺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融合开展较好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抢占到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一些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经济根底和资源禀赋的地区领先开展,效劳和制造产业集群快速兴起,初步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缘由,

  

  效劳产业的开展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有局部地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也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差异上来看,东部地区现代效劳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距较大,地域开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我国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地理分布上,越是接近区域现代效劳业中心,制造业集群开展势头就越猛。上海作为效劳业高度兴旺的中心城市,其生产效劳业更加展,周边地区制造业也越能受益。据计算,上海生产效劳业每增长1%,苏、沪浙三省市工业增长0.918%。虽然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制造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开展,但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说,都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缘由在于区域性现代效劳中心的开展滞后,产业融合存在必须难度。

  假如遵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状况来统计,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5.8∶12.1∶9.1,东部地区的集群数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相对来说少得多,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加〔约为557个〕,还没有浙江一个省的数量多〔约为561个〕。另有探究说明,11015年~2003年间,除了烟草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和安徽集中外,其他27个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向东部地区集中。

  

  制约因素。1.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局部。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根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开展,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确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境分别时,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种地方爱护主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本钱。这大大阻碍了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开展,使得产业开展经常出现只有“扎堆”而无“融合”的现象,企业难以通过产业融合走向高端道路。在区域经济开展的过程中,这种模式简单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立,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奢侈,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如,我国的产业布局通常表现出“一镇一业”或“一县一业”的格局,且镇与镇或县与县之间存在着紧要的产业同构化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最兴旺的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构造的雷同经常会演化成引资大战,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奢侈。2.区域内产业开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局部地区产业融

  

  合难度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分布最多、最广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依靠的是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较粗放,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且过于依靠外部市场,因此,产业融合开展的质量不够志向。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内部,一些显现出勃勃朝气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型集群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非常有限。同时,生产效劳产业集群的区域开展状况也不志向,如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金融等效劳产业,仍只分布在京、沪、广、深等少数核心城市。这种产业集群类型的不协调造成了东部地区内经济开展潜力和优势的不均衡。

  3.地区经济开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淌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长。东部地区在全国效劳业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和优势地位,要素的运用效率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这种要素流淌所产生的巨大的集聚效应,将中西部地区限制在低端要素、原材料供给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区域产业融合的难度,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开展落差较大,使得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赛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开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区域

  

  中心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差距渐渐拉大。4.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效劳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

  融合的需求。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经营〕的延长。这些从事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本钱中最主要的局部是员工工资,企业生产本钱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供应进展限制,相对简单得到补充。因此,没有动力引进外部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供应来源。

  外乡企业普遍缺乏对高端生产效劳市场的需求,对区域内本地生产效劳的需求就更为有限,不利于区域内生产效劳业的聚集开展以及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长缺乏,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营销网络规划等产前和产后效劳都主要依靠于母国企业总部的规划,对国内效劳业的中间需求紧要缺乏。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效劳、法律效劳、广告筹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效劳,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缺乏产业融合的动力。

  5.城市化开展滞后,生产效劳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效劳业开展虽然已呈现必须的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效劳业资源分布相

  

  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较低等问题仍比拟突出,很多城市的效劳产业构造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上海为例,2002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最终消费占GDP比率,2001年韩国是70.9%,英国是85%,而上海2005年为48.3%,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2005年上海为2.34%,兴旺国家探究和开发费用的投入一般占到GDP的3%左右;从万人大学生人数来看,2003年上海为282人,而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可见,尽管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GDP到达工业化后期的产值,但实质上还没有到达与产业构造演进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才、资本和消费构造。

  对策建议。1.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清楚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探究在区域层面融合开展。从区域开展层面来看,为了缩小商务本钱的差异和产业开展的梯度,实现东西部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开展,必需做到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融合首先须要确定重点开展哪些目标产业,区域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效劳业的构造和规模是区域产业融合赖以开展的重要产业根底。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踊跃开展总部经济,将局部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务本钱构造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

  

  度转移和协同开展,降低整个产业链条的本钱。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明确不同城市、区域和城乡产业开展的功能定位、开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生产效劳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长,将东部地区在弹性生产、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的经历和技能转移给中西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开展。

  2.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建立,打破制造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现象。一方面,应当通过着手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效劳系统,使中小企业在开展过程中,从探究开发、询问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效劳,尤其是加快开展风险投资业,为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开展壮大缔造必要的环境。在此根底上,逐步培育一批与跨国公司绽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外乡企业的融合,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鼓舞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踊跃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探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探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3.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淌。当务之急是取消国内各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即通过市场、产业、信息、交通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一是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实力差距,确保建立根底公共效劳的全国最低标准,从而促进要素流淌,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产业构造的安康开展供应广袤的市场空间。二是建立区域合作开展基金,实现产业的梯次配置。

  4.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一是明确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要依靠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二是通过促进地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区域技术创新效劳体系。政府应采纳有关措施促进相关行业根底探究与开发的合作,加速制造产业和效劳产业融合的进程。三是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已有的大量研发机构和人才优势,把核心城市培育成区域的创新策源地。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分工,使研发成果能在区域内商务本钱相对较低的区域实现产业化,双方能够共享技术创新的效益,以提高培育创新活动的动力。

  5.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高端生产效劳业的开展。要重点加快生产效劳业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放宽市场准入,合理引进民资和外资参加效劳企业改造,推动非根本公共效劳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一是兴旺地区可

  

  以通过供应主动引致需求,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局部兴旺地区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吸引国外高端生产效劳业入驻,利用其示范效应、人才造就和流淌等外溢效应,逐步提高我国生产效劳业开展水平与产业层次。二是区域中心城市还可以通过开展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外乡生产效劳业,渐渐替代跨国公司承揽的高端效劳业。通过国内生产效劳企业从事国际代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提升自我开展实力。三是大力推动现代生产效劳业跨越区域界限集聚式开展。要遵照市场原那么,鼓舞优质生产效劳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效劳业的集群化、大型化、组织化。四是政府主要应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现代效劳业实现区域性集聚。

  

  

  

篇十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一、现状。

  1.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1)种养结合型。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围绕农业相关联产业发展,将种植业、养殖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拓展了农业增值空间。如云南龙云大有实业公司,依托2个现代化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年出栏优质肥猪3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实现了菜叶养猪、养羊,猪粪及农家肥还田的有机循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产业整合和价值增值。

  (2)链条延伸型。依托涉农企业,以生产、加工或营销为关键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率。如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农产品加工业主体,向前延伸到原料种植业,建成中葱、香葱、大蒜等农产品基地,实现自动化、规范化生产,确保优质加工原料供应。该公司依托国巨万和等知名品牌,向后延伸到销售领域,同国内主要方便面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3)功能拓展型。依托本地绿色生态资源,强化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型业态,包括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等,提升农业价值,拓展增效增收空间。如天津市依托示范小城镇,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培育休闲农业文化品牌,带动休闲农业文化旅游消费;利用山、水、海等资源,打造山货节、河蟹节、海鲜节。

  (4)技术渗透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引入新兴产业、高端服务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催化生成新的业态,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以及农业信息共享,服务了广大涉农群体,并将各种优质鲜活农产品销往全国,提升了农业的信息化水平。如北京农信通河南分公司在鹤壁市创建了农业硅谷产业园,整合农村信息服务资源,提供及时便捷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5)多元复合型。发挥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强农业、做大加工业、做活农村服务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出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生态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如湖北襄阳蓝贝酒业集团重点依托玫瑰种植基地,加工开发保健、饮料、化妆等系列化的玫瑰加工精深产品,营造浪漫时尚的休闲、商务、风情、文化等高品位玫瑰文化广场,打造种植园、产业园、文化园三大园区,构建起集种植、研发、生产、观光、销售于一体,以三立二、以二带一、以一促三的产业复合型运作模式。

  2.形成了日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相关经营主体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利

  益联结机制,探索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全链协作、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持久运营的互利共赢关系。

  (1)订单合同型。龙头企业同农户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农民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企业按照约定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收购农民原料,形成订单农业关系,为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预期提供保障,也确保企业获得稳定优质的原料供给。有的企业根据事先签订的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格一定幅度,将现金一次性支付给农民;或进行利润返还、二次结算,促进农民增收。

  (2)股份合作型。农民以土地、劳务、资金等资产入股企业,或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领办农民合作社,形成较订单农业更为紧密的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双方权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关系。农民能够凭借股份获得更加可靠的利润收入,参与企业收益的二次分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一些企业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按股分红+务工收入、按资分红+二次返利、资产入股、产值分成等分配方式,稳定了农户的收入预期,带动了农民增收。如铁骑力士公司通过股份合作,确保从事养殖的农户每只鸡收入不低于6元,每头猪盈利不低于80元。

  (3)技术资本服务型。依托龙头企业,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形成稳定的技术资本服务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农民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向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农民向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原料。如四川省圣迪乐村公司,按照公司+园区+农户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养殖设施和圈舍规划方案、畜禽种苗、绿色饲料、防疫用药、技术培训及指导、养殖技术规程,实现了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疫苗药品、统一提供管理、统一回收毛鸡的五统一。

  二、存在问题。

  1.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低。一是产业融合链条短,附加值偏低。如2014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0.92∶1,农业服务业增加值仅占第一产业产值的1.8%;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更低,仅为0.5∶1。二是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大部分地区目前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以订单农业为主,而且订单农业违约率较高,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比例很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合作,采取利润返还的合作方式占15%左右,采取按股分红方式的仅占5%。三是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以观光为主,文化传承、人物历史、风土乡俗等触及不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此外,少数地方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强,雷同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和深度开发,抢资源、争市场过于激烈,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市场无序竞争、环境严重破坏。

  2.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目前,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许多地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突出制约。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展销等永久用地,必须严格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导致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一些电商的经营场地、仓储用地和大规模培训场地用地也难以得到满足。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押方式相对较少,租用土地及大量农业设施又

  

篇十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精品文章

  《农村产业业态融合发展问题和对策》

  【摘要】本文在梳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市各生态经济示范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业态;融合;问题;建议作为生态经济的先行区和探索区,江苏省宿迁市以首批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为先锋,拉开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大幕。本文通过对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业态的实地调研,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产业富民的基本情况,探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业态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农民增收,分享产业融合的红利。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传统的生产环节之外,增加了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保管、销售等环节,将与农业产业链相关的二三

  精品文章

  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激活农村土地、住宅和金融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有利于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加快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既有利于克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的局限,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服务业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和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对水、土、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方向改变,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本和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农村,强化农村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促进以城带乡和强农惠农、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产业融合新领域,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建设和投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保存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维护村落功能和农村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业态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一)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不高。当前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

  精品文章

  平较低。一是产业融合链条较短,附加值偏低。农业方面,农产品附加值主要产生于加工环节,而目前宿迁市经过深加工转化成终端产品上市的农产品较少。由于缺乏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有的乡镇生产出大量的桃子、辣椒、莲藕之类的普通果蔬无法就近进行深加工,而只能作为初级农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再加上相对高昂的人工采摘、物流等成本,致使不少种植户选择弃采,且损失较大。养殖农业通常则为养殖常见鱼虾、养鹅,要么以生鲜品形式直接面向市场,要么经过简单加工成为餐饮界的一道普通菜品,缺乏深入的产业功能挖掘。二是利益联结较为松散,合作方式相对单一。相关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般会形成一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即主要有以下两种关系形式:

  1、订单合同型。龙头企业同农户之间签订合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形成较为稳定的订单农业关系;

  2、土地股份合作型。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定期参与企业收益的二次分配,由此获得更加可靠的利润收入,从而与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部分乡镇目前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以订单农业为主,土地股份合作形式尚在探索初期,农民与企业间权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真正建立。三是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部分乡镇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强,缺乏差异化竞争和深度开发。种植农业品种雷同,种植辣椒、莲藕、桃子等普通果蔬成为不少乡镇共同的主导业态选择,在此基础上的产业融合也大多局限于观赏和采摘、吃农家菜这样的形式。休闲农业的建设,主要表现为管

  精品文章

  理水平参差不齐,精品少、品牌弱、品位较低,文化传承、人物历史、风土乡俗等方面表现为初级形态较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

  (二)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目前,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成为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较大问题。

  1、土地方面。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各种休闲观光度假场所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餐饮、住宿、会议等永久用地,必须严格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导致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据洋河新区、新庄镇反映,有的农旅结合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很难取得用地指标,而农地改变用途、配套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又属于违规操作,导致农业新业态项目的投资者缺乏安全感。虽然202x年中央1号文件已打破过去的政策坚冰,提出诸多利好政策,但在地方落实层面、在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上依然存在很多瓶颈。

  2、资金方面。资金紧缺则严重制约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生态经济示范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政府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和上级政策性专项资金,而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而不能及时全面得以改善、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而影响生产积极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而缺乏可持续力。

  3、人才方面。从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且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多数示范镇的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农户兼业化、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年龄偏大和现代农

  精品文章

  业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三)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目前,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

  中,除了新庄(主要是依托宿豫原有龙嫂米线等企业对农产品深加工、招引杉荷园和台湾阿土伯生态农业示范园打造农旅结合项目)、三棵树(主要是依托经开区汇源集团打造以桃为主导的田园综合体、招引金丝皇菊项目)、洋河(主要以工业招商理念推动各种园区建设)表现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趋向,更多的示范镇基本存在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规模较小,参与融合能力不强。

  三、促进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当前,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大势所趋。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的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产业多种动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为了促进生态经济示范镇产业更好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建立市县两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镇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诸多机构和部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理顺部门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为此,建议设立市县两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市级层面,明确由至少一名市级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全市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发改、财政、农业、国土、环保、工商、科技、旅游、供销、银行、保险等部门,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全市三产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信息沟通、区域协

  精品文章

  调、监督指导、目标考核等工作,及时将重大情况和问题向市委汇报。在县级层面,明确至少一名县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可设在县发改委,将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强化部门协作和工作考核。

  (二)以产业链为核心,增强产业融合动力。要以产业链为核心,增强产业融合动力。一是变单纯引进企业为以产业链为核心。在招商引资中不能只单纯注重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而要从完善本地产业链的角度,坚持按需招商,使招引来企业能够介入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变相互竞争为协同合作。招引企业避免同质化,注重差异性,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配套齐全、链条完善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上各产业、各环节之间有效协同、紧密合作、相关支撑,实现多方共赢。

  (三)探索产业富民更加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关键是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各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全链协作、持久运营。建议创新产业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处。一是大力发展技术资本服务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成立农产品产业联合体。依托龙头企业,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形成稳定的技术资本服务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二是探索发展反租倒包再就业型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通过土地租赁将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布局,然后将土地使用权转包给其他生产经营主体。农民通过土地

  精品文章

  出租获取租金收入,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土地租用和项目开发建设获取利润,并通过吸收转出土地的部分农民再就业为其增加劳动收入,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四)制定加快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要素保障措施。1、土地方面。建议高度重视产业融合用地需求,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瓶颈。相关部门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尽快出台有效的土地政策,将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计划指标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2、资金方面。建议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各级部门整合专项资金,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贷款的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政策,延长贷款补贴优惠期限,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取消附加费用。坚持开放推动,吸引国内外工商资本、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消费者参与或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洋河通过大力推广ppp模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也可以是解决基建资金难题的成功做法。3、人才方面。建议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因材施教,培养更多产业融合示范型人才。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搭建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各类示范户带动农户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总体来说,目前我市生态经济示范镇发展产业新业态的态势积极向好。产业及其业

  精品文章

  态的发展是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要使其得以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培土施肥”,既要为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保证培育新业态遵循发展规律。既要进一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培育新兴业态,又要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新产业集群,通过做好创新的“乘法”和简政放权的“除法”,使新产业、新业态积聚的动能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

  内容仅供参考

  

  

篇十五: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第三抓利益连接机制的完善我们要坚持以产销连接为纽带以服务连接为桥梁以利益连接为核心以机制连接为保障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户根据从事的生产和产品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规范定单农业的发展提倡龙头企业在与农户签定合同和定单的基础上能够给农户提供种子资金技术等服务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郑文凯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使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三是发展规模养殖,一些地方的禽类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跟农户一起办了饲养小区、分户经营等,形成了企业跟小区,小区带动农户的新趋势。四,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培育连接载体。浙江、江苏、北京等一些地方积极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示范点的工作,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提高农民在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谈判地位,使生产组织和管理,企业收购农产品等环节更加的顺畅,促进了公司和农民利益连接关系的完善。

  4、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产业化发展中,龙头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他们通过优化资本结构,采取兼并联合、股份改造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制,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迎接严峻的市场挑战,取得了很好的效益。2002年龙头企业营业额1042亿元,利润264亿元,增长19.8%,全国372年重点龙头企业当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136和150家。占全国龙头企业的36%和40%。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平均销售净利润保持在7.5%左右,平均资产报酬率6.3%,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的固定资产总额达到了605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3.3%,其中龙头企业固定资产的总额达到469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52.8%。销售收入达到9461亿元,每个企业达到2258万元。比2000年增长4.4%。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达到1762个,增长了62.3%。以专业为主体的总结组织平均每一个组织876万元。目前各类产

  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72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了30.5%,比2000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平均每一个农户增收1000元,比2000年增加了100元左右。

  当然我们也看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中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这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紧迫话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新阶段农业面临三争的水平,农业争效,农民争收,农产品争强。这都为农业产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才720多万户,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很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90%左右,而我们国家仅仅在40%到50%左右。每价格一元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值美国是3.72元,日本是2.25元,我国是0.38元。

  2、龙头企业规模小。在全国4.2万个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仅占4.7%,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更屈指可数了。

  3、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动力,更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力。美国开发品种有300多个,而我们国家才100多个。而农业装备水平有

  80%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15%达到90年代水平,只有5%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二,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是农业产业化面临一大难题。利益连接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实际行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户作为独立的主体,但很多地方还停留在买断过程中,价格、质量等时刻影响利益连接的紧密度和双方的行为。第二,扶持政策不到位。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年各方面对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共识,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措施,总体效果不错,现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已经建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也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扶持政策不到位,给企业退税等优惠措施不理想这么一些问题。前不久我们刚刚在福建开了农业产业化全国的工作会议,针对上述问题大家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了新的办法。

  第二、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党十五大提出要积极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十六大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胡锦涛强调,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战略化经营调整的途径,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家庭经营、承包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结合,使农户找到

  新的联合合作的形式,加强了家庭集约化的水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形式。是农业、农村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探索的新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调整和优化,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加农户、定单农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能够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避免分散带来了盲目性、趋同性,尤其是结构调整。

  第三、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了主体。通过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依靠精神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创造出一批比较有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入WTO之后,避免农产品冲击,发挥农产品的优势,龙头企业在和农户连接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龙头企业还为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把大规模国外资金和技术引进国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业产业化是家庭承包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经营组织和农户利益联合合作。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适合我国国情,实现我国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有效形式。

  三、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促进农民征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出了重要的部署,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准确的把握农业产业化面临新形势、新情况,紧紧围绕征粮、征收两大目标,采取更有利的措施实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的发展。我们部是农业产业化的主管部门,一直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搞好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当前我们要抓的重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四、五。具体来讲,“三”就是全面把握三个点的要求,第一把握知识点,切实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中有重要的举措。第二,找准突破点,促进农民征收在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联系机制上有所突破。三,抓住关键点。加强组织领导,在提高领导水平和创新体制上有新进展。“四”,就是努力实现四个提高,一是提高龙头企业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市场导向和区域优势在全国形成格局特色的农业指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体系。三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加大发展定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连接,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使农业产业化在农民征收中的份额明显上升。四是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坚持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快形成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同业经营组织形势和运行机制。“五”就是具体抓五个方面,第一,抓政策。进一步采取措施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第二,抓发展水平的提升,从今年开始,我们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以1515

  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行动计划。1515就是重点建设100个左右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县或者示范市,重点支持500家左右龙头企业,重点开展100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试点,重点建设5000个和龙头企业配套符合区域布局、规划的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第三,抓利益连接机制的完善,我们要坚持以产销连接为纽带,以服务连接为桥梁,以利益连接为核心,以机制连接为保障,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户根据从事的生产和产品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规范定单农业的发展,提倡龙头企业在与农户签定合同和定单的基础上,能够给农户提供种子、资金、技术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跟农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或者把利润返还给农户。第四,抓农业产业的投入。争取财政、计划、农业经济开放、农业银行、外经贸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方面我们也正在做工作,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整合资金、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同时也要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工商资金、外国资金来投入我们的产业化经营。第五,抓区域均衡发展。我们我国现在的特点是东部发达地区具有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而西部拥有劳动力资源等资源优势,所以今年我们将组织西部行活动,请一些企业到西部洽谈项目,进一步推动西部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系统、统筹区域发展的新要求,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发展观。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光彩事业将带动农业进入市场,带动农户增收有了很多的经验,我们看到了短短10年光彩事业也在发展壮大。有很多农村人口受惠于光彩事业,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光彩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最后祝光彩事业永远散发光彩,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篇十六: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郭起珍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第7期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汾阳市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融合;发展举措

  0引言

  2018年2月4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发出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连续15年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总体部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纲领性文件。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一号文件特别指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贫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就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

  产业融合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等方式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其他服务业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提高当代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透出“三农”新希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显得更迫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

  农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首提“产业兴旺”,农村产业的发展振兴攸关国家经济战略安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产业的振兴发展对策: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农村产业链。例如,在城镇郊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山西省汾阳市的贾家庄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高端增值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设立农产品直销地等。例如汾阳市的核桃加工产业。目前我国各地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四种形式。一是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融合,比如种植与养殖业相结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即一些涉农经营组织,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向后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三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比如农业与文化、观光旅游业的融合。四是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比如在

  “互联网+”下,农业实现在线化、数据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网络在线监控管理,农产品线上预定、结算,线下交易、销售。

  3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举措

  3.1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农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靠制度机制来运作治理发挥作用,持续出台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制度是实践的需要,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性调控的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就要求体制机制创新既要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综合性和宏观性,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格局考量,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的质量,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性保障。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资产权能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确保政策性金融供给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提高村镇银行的覆盖面,拓展商业银行对农村信贷业务范围,支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3.2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培育知名品牌。在工商登记、土地利用、品牌认证、融资租赁、税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汾阳市贾家庄村是以集体经济为支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贾家庄整合原有旅游资源,成立了山西贾家庄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他们围绕大力建设高标准文化生态旅游区中心工作,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旅游行业规章及规定,积极配合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汾阳市旅游业的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7年截止目前为止,贾家庄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0余万元。贾家庄村旅游业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久久为功的累积和井喷。合理利用当地农业生态资源,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进一步。

  3.3大力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

  如何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最大力度地发挥新时期下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创新引领作用。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业态形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引入历史、文化、民族以及现代元素,对传统农业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面貌等进行特色化的改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利用生物技术、农业设施装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特点,发展现代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促进农业综合产业全面发展,让农民在经济上,精神上,文化涵养上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望。

  

篇十七: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下巫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谭镜来源:《新西部》2020年第08期

  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到2022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目标,还需要进行很多摸索。重庆市巫山县结合县情实际,以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格局为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巫山县作为渝东北门户,中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毋庸置疑还存在一些短板,为此,巫山县还需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并加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在发展“三农”工作中作出的重要决策。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判断“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加速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问题和挑战不少。直面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是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是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寻求适应中西部落后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金翅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及价值意蕴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质,还是属于产业融合。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工业的快速发展缺乏农业支撑,两者的联系有些割裂,一部分学者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和“第六次产业化”实践,提出加快农业同第二、第三产业渗透融合势在必行。由此,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在山东得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和重要形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相较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进了一步,是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更高形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统一为有机整体,延伸產业链,拓展产业功能,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模式。它模糊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不仅发挥农业生产上的功能,而且发挥生活、生态方面的功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统一。

  新时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一宏观战略布局,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融合;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对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巫山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为渝东北偏远落后的地区,地域条件限制了资源禀赋,曾属于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巫山县结合县情实际,围绕“1+3+2”(即:山羊+烤烟、脆李、中药材+柑橘、干果)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格局这个主体,加强与二三产业的衔接,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巫山县作为中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毋庸置疑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主要是与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程度低、深度浅、进度不够、覆盖面也不大。绝大部分乡镇、村社产业不能很好地兼顾产前原料的储备、产中生产的规范和产后产品加工与销售的衔接。产品附加值偏低,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

  二是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巫山县目前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本身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一些新型主体有名无实,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企业、基地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方式单一。目前巫山县产业融合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订单农业,真正采取其他诸如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或其他方式进行利益联接的,所占比例不高,大多数农户还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

  四是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配置不优。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一方面有大量土地撂荒,而另一方面规模化经营的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供给又不优不足;在人才方面,由于地处中西部偏远山区,本地人才都往大都市跑,外地人才不愿意进入,人才空心化是不争的事实。资本方面,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突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整体偏低。

  五是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目前,巫山县网络通讯服务设施设备、仓储物流、冷链加工、产地批发市场的建立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拉近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融通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功能都产生了阻隔,放缓了产业融合的前进脚步,阻碍了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

  巫山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

  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县农业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培训班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引导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同时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畜科院等建立产业联盟平台,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实行风险抵押,为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

  2、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1)促进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牧渔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走绿色、有机发展之路。推广优质豆科饲草料种植,譬如支持巫山县丰园恒吉农牧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秸秆加工成草食牲畜颗粒饲料;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果树下种植豌胡豆+草食牲畜+沼气”循环生态效益农业模式。

  (2)助推与第二产业深度融合。兑现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和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相关部门在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中规定一定比例,用于产业融合发展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在县工业园区内建设好脆李冷链物流体系、肉羊加工、中药材饮片加工等建设并投产,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到主要产地初加工与工业园区精深加工相结合。

  (3)拓宽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领域。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与巫山县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特色效益农业多种功能。整合资源,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基地、采摘体验农业基地、生态可视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促进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鼓励引导农户新建改造康养式住房,打造四季花开、四季常绿的美丽院落。

  3、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需要建立健全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各经营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共进退。根据所在区域、产品特色、个人意愿等探索多种收益分配形式。龙头企业可以采取优先安排愿意在企业工作的入股农户在公司赚取工资,实行租金保底、股金分红、薪金创收的“三金合一”分配机制。

  4、加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林地等确权颁证工作,统筹规划安排,配合正在进行的“三变”改革措施,盘活农村撂荒空闲地等重点用于县域内发展乡村产业。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辟农业农村服务专项措施为本地“三农”服务。政府根据总体规划融合平台,建立产业示范园、三产融合示范基地、相对规范的科技示范园,更好发挥其辐射带动及

  示范引领作用。引进专业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建立农业产业科技服务专业队伍,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健全特色效益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以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的落实为契机,将电商平台延伸至所有乡村。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科技人员、订单生产、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从政策上给予奖励。

  产业兴,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现实支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更是推动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巫山县作为中西部的偏远山区,期待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以问题为导向,以融合为手段,以发展为宗旨,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2017.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農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

  [8]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

  [9]宗锦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3.

  作者简介

  谭镜中共巫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

  

  

篇十八: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普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层面上的融合发展,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现状。

  从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整体现状来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代生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融合发展较好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抢占到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一些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地区率先发展,服务和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兴起,初步实现了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服务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有部分地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也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地区差异上来看,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距较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我国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地理分布上,越是接近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制造业集群发展势头就越猛。上海作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其生产服务业越发展,周边地区制造业也越能受益。据计算,上海生产服务业每增长1%,苏、沪浙三省市工业增长0.918%。虽然中西部地区虽然也有制造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从数量和区域分布来说,都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其原因在于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的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存在一定难度。

  如果按照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来统计,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5.8∶12.1∶9.1,东部地区的集群数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相对来说少得多,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加(约为557个)还没有浙江一个省的数量多,(约为561个)。另有研究表明,1985年~2003年间,除了烟草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和安徽集中外,其他27个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向东部地区集中。

  制约因素。

  1.产业融合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长期以来,制造产业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使得产业融合基本上是在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发展。行政区划所形成的界限大大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自然发展,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境分离时,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这大大阻碍了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使得产业发展经常出现只有“扎堆”而无“融合”的现象,企业难以通过产业融合走向高端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模式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

  如,我国的产业布局通常表现出“一镇一业”或“一县一业”的格局,且镇与镇或县与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化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产业结构的雷同经常会演变成引资大战,而引资大战反过来又使同构现象在更高层次上重演,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区域内产业发展存在明显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难度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分布最多、最广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依靠的是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较粗放,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且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因此,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在东部地区内部,一些显现出勃勃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创新型集群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和数量都十分有限。同时,生产服务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情况也不理想,如研发、设计、营销以及金融等服务产业,仍只分布在京、沪、广、深等少数核心城市。这种产业集群类型的不协调造成了东部地区内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不均衡。

  3.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东部地区在全国服务业中牢牢占据了领先和优势地位,要素的使用效率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这种要素流动所产生的巨大的集聚效应,将中西部地区限制在低端要素、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区域产业融合的难度,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发展落差较大,使得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胜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4.制造业与当地生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缺乏区域内产业融合的需求。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在上游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市场营销环节(如品牌经营)的延伸。这些从事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员工工资,企业生产成本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供给进行控制,相对容易得到补充。因此,没有动力引进外部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供给来源。

  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对高端生产服务市场的需求,对区域内本地生产服务的需求就更为有限,不利于区域内生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以及产业融合。同时,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营销网络规划等产前和产后服务都主要依赖于母国企业总部的规划,对国内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严重不足。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缺乏产业融合的动力。

  5.城市化发展滞后,生产服务业难以形成有效的需求集聚效应。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服务业发展虽然已呈现一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服务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许多城市的服务产业结构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上海为例,2002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最终消费占GDP比率,2001年韩国是70.9%,英国是85%,而上海2005年为48.3%,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2005年上海为2.34%,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投入一般占到GDP的3%左右;从万人大学生人数来看,2003年上海为282人,而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可见,尽管我国某些城市的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后期的产值,但实质上还没有达到与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才、资本和消费结构。

  对策建议。

  1.依据区域产业优势,构建层次分明的区域分工格局,加快产业探讨与研究在区域层面融合发展。从区域发展层面来看,为了缩小商务成本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的梯度,实现东西部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空间集聚,合理布局。区域产业融合首先需要确定重点发展哪些目标产业,区域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规模是区域产业融合赖以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将部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务成本结构上的差异,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发展,降低整个产业链条的成本。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明确不同城市、区域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生产服务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伸,将东部地区在弹性生产、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转移给中西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打破制造产业低端化、同构化现象。一方面,应当通过着手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研究开发、咨询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服务,尤其是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业,为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必要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一批与跨国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融合,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企业兼并活动,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快对本区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

  3.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当务之急是取消国内各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即通过市场、产业、信息、交通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一是通过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能力差距,确保建立基础公共服务的全国最低

  标准,从而促进要素流动,形成统一和开放的国内大市场,为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实现产业的梯次配置。

  4.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一是明确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依赖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二是通过促进地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应采取有关措施促进相关行业基础研究与开发的合作,加速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融合的进程。三是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已有的大量研发机构和人才优势,把核心城市培育成区域的创新策源地。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分工,使研发成果能在区域内商务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实现产业化,双方能够共享技术创新的效益,以提高培育创新活动的动力。

  5.通过市场竞争,加快区域中心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要重点加快生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放宽市场准入,合理引进民资和外资参与服务企业改造,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一是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供给主动引致需求,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吸引国外高端生产服务业入驻,利用其示范效应、人才培养和流动等外溢效应,逐步提高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层次。二是区域中心城市还可以通过发展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本土生产服务业,逐渐替代跨国公司承揽的高端服务业。通过国内生产服务企业从事国际代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现代生产服务业跨越区域界限集聚式发展。要按照市场原则,鼓励优质生产服务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服务业的集群化、大型化、组织化。四是政府主要应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论文关键词:区域融合

  

  

推荐访问: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 融合 农村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