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7篇)

时间:2022-11-20 15:30:08 来源:网友投稿

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7篇)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翟仁祥;翁玉洁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7篇),供大家参考。

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7篇)

篇一: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翟仁祥;翁玉洁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26)004【摘

  要】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对中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2009—2016年海洋经济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洋劳动、海洋资本、海洋科技3个要素投入与海洋产出呈正相关,且海洋劳动对海洋产出的贡献度最大,海洋资本对海洋产出的贡献度最小;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趋于劳动科技双因素驱动.

  【总页数】4页(P89-92)

  【作

  者】翟仁祥;翁玉洁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淮海工学院海洋经济与文化学科平台,江苏连云港222005;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04【相关文献】

  1.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刘超;崔旺来

  2.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研究[J],蒋慧;谭映宇;贾青

  3.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赵昕;彭勇;丁黎黎

  4.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研究r——基于中国沿海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J],陈尚;胡晓丹

篇二: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对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战略的研究论文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marinesciencedevelopedveryfastinChina.Themarineinfrastructureandcapacitybuildingachievebigprogress,someresearchprogramsandimplementationplaninmarinesciencearebeingformedorplanned.Thispapertrytoanalysethestatus,keyquestions,andtheresearchstrategiesofmarinescience.Tobetterunderstandthechangingocean,andtheEssentioalOceanVariablesinthecoastalanddeepsea,thereisabiggapintheregionalandglobaloceanobservingsystem,suchaschemicalandbiologicalsensors,geographicgaps,datacollect,sharinganddistrituionetc.OneOceanSevenSeas,weshouldconsidertheinteractionsbetweencoastalandthedeepsea,themultidisciplineandthemulti-sphereinteractionintheocean.Marineecosystemhealth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apacitybuildingofglobaloceanobservingsystemandestablishmentofecosystembasedmanagementsystemshouldbeinthetopprioritiesinoceansciencesinChina.

  Keyword:marinestrategy;deepsea;ocean;coastalenvironment;oceanobservation;

  海洋研究在我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视,短短几年时间几十所海洋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很多新的海洋院校和科研机构正在建设或筹划,海洋科学考察船和大型海洋探索与研究设施也伴随着新的海洋机构的建设而大批建造,特别是大型现代化综合科学考察船的建造,据统计,总量已经超过欧洲。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科技计划被相继提出,例如深海空间站、透明海洋、智慧海洋、深渊探索等。在这种海洋研究热情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海洋研究战略进行系统分析,冷静思考海洋科技发展如何才能满足国家海洋战略的需求,我国海洋科技如何部署才能跟上国际海洋研究的步伐,并且逐步在一些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对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战略的研究

  1对海洋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认识

  1.1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很多情况下海洋的变化速度超出我们对海洋的认知速度,很多海洋现象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是“措手不及”的,对于为什么会发生、何时会发生、程度会多大、突发性还是趋势性等这样的基本问题在很多时候难以回答。海洋的这些变化有些我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如鱼类种类和数量的剧烈年际变化、赤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的年际变化、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数量波动等。有很多变化我们是感受不到的,但是一旦发现就已经很晚了,例如海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温跃层的改变、海水中营养盐要素的变动、海洋基础生产力的变动、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等。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的白化、死亡与破坏情况非常严重,珊瑚礁中长棘海星的暴发对珊瑚礁造成致命的影响,但是为什么长棘海星会暴发却是一个未知之谜[1];2006年前后我国近海海盘车的暴发对近海养殖业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暴发的原因尚不清楚;2007之后江苏和山东沿海浒苔连年暴发,在其暴发机理、浒苔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上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海洋中水母的暴发、赤潮的暴发以及在一些区域出现的棕囊藻的暴发等一直困扰着企业和管理部门。海洋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是未知的,例如海洋中有多少种生物?它们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有些海洋生物,在我们认识它们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在一些海洋生物物种消失的同时,另一些新的物种也在产生。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海洋的观测与研究,很多海洋事件的发生,如果不是影响到近岸、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可能不会引起关注。一个不变的事实是,海洋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且有时变化非常剧烈,这些变化会对整个海洋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人类或者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和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海洋环境。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保障系统,海洋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整个地球生命保障系统。

  对于导致海洋变化的原因,我们不能够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几个字,如何了解海洋的变化、理解导致海洋变化的原因并找到应对措施,这是海洋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海洋科技工作者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海洋领域应该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

  1.2神秘的海洋

  据估测,迄今人类对海洋探测和了解的范围仅仅是5%左右,也就是说有95%的区域我们是不了解的,主要是深海。我们对很多海洋现象的了解也非常肤浅,例如海洋物质能量的传递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动之间的关系;海洋中热量的丢失[2];海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海洋酸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动;海洋中大型鱼类的消失——数据显示全球海洋中90%的大型鱼类已经消失[3];海洋中胶质类生物,例如水母和被囊类等的增多[4];海洋地质过程、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深层海底中的微生物等很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而这些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

  2对海洋科学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2.1近海研究

  我国近海存在很多问题,近海环境安全面临严重挑战,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有增无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自2007年开始,浒苔在黄海连年暴发,海洋中水母的数量急剧增多,对渔业资源和沿岸工业设施以及旅游业造成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暴发对核电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渔业资源处于崩溃的边缘。近海资源与环境直接影响到蓝色经济发展和沿海社会稳定问题。近海所发生的问题是海洋研究领域所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海岸带和近海低氧可能会对水产养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近海水体中氮的增加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不亚于海洋酸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对海洋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研究远不能满足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仅仅在近海开展工作可能不足以解析现在海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邻近大洋与近海的协同研究,这方面的关键问题是黑潮的变

  动对中国近海的影响——二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黑潮的年际变异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特别应该加强黑潮对中国近海输入通量方面的研究;我国长江口和苏北浅滩是黄海东海生态灾害的发源地,但这两个地方的海洋环境非常复杂,既受到陆源物质排放的影响,也受到邻近大洋变化的影响,长期观测数据,特别是连续观测和海洋立体综合观测数据的缺乏使我们对这个区域发生的很多生态问题难以理解。邻近大洋对中国近海的影响以及近海本身的`变化相结合才是解开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的关键。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近海生态环境综合模拟系统的建立、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估模式的发展和渔业资源综合评估模式的建立是近海资源与环境研究的核心问题。近海研究涉及到海洋研究评估体系的问题,因为近海研究往往是区域性的问题,加上问题的复杂性,所以近海研究在国际高端杂志发表相对困难,这也是很多人回避或不愿意进行近海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近海研究不能仅仅以论文论英雄,重点还在于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国近海所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上的问题,陆源物质排放、过度捕捞、海岸带环境改变等是导致近海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近海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于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

  2.2深海研究

  海洋领域很多关键问题都与神秘的深海关系密切。

  海洋与气候的问题。海洋中微弱的热量变化就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但是对于全球海洋热量的传递和平衡问题我们却知之甚少,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目前我们只对表层海洋的热量变化有所了解,而对深层海洋的了解非常少,缺少观测数据,对于热量的传递速率和不同深度海水温度的变动速率缺乏了解,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海洋与气候相互关系的了解,这些问题不解决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海洋碳循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海洋作为最大的碳库,能够吸收多少碳,以及海洋碳通量、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碳泵与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食物网变动之间的关系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对深层海洋中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深海知识的缺乏使我们难以从根本上对海洋碳循环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海洋领域另一个受关注的问题是海洋酸化问题。海洋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变化,海水pH值的改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海洋在多大深度上受到海洋酸化的影响,海水pH值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海洋的容量很大,从表层海水到深层海水,海洋酸化的梯度和速率变化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海水中溶解氧的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深层海水中的溶解氧来自表层海水。深海中溶解氧的数量变动、氧从表层海水向深层海水的传递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动的关系也是我们所不清楚的,而海水溶解氧的变动是海洋生态系统变动的最重要的驱动因子之一,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变动和未来海洋预测等关系密切。

  深层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深海食物网的现状、变动规律、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海底采矿和其他深海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一些海底潜在矿区的生物本底调查是深海生物,特别是海底生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未来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在深海研究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深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深海概念的不同会导致研究战略的不同。目前大部分人还是主张将200m水深作为深海的一个标准。因为200m是海水补偿深度,真光层的界限就是在200m,所以很多海洋调查和观测的深度定为200m。我们对200m水深以下的海洋资料相对很少,也就是说应该加强对200m以深的区域的观测。有很多人主张将深海的深度定在1000m,理由是1000m深度之后海水温度相对稳定,海水流动减弱,认为超过1000m才是真正的深海。因为从海洋研究的角度,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全水层进行观测,而且各个学科甚至针对不同的科学问题对海洋观测深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海洋研究中最大的挑战在深海,深海中的很多问题属于国际前沿问题。没有对深海的了解,我们就不可能对海洋的问题有一个确切的了解。海洋中大部分未知的事情都发生在深海,很多战略性资源也存在于深海,对深海的探索与研究更多地体现在未来战略层面上,或者说是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深海研究涉及到一个国家疆域的拓展、战略性资源的探索、海洋技术发展和地球科学的发展,是科学与技术有机结合、海洋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海洋多圈层研究的理想领域。深海研究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未来海洋领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体现在深海的探索与研究上。

  2.3海洋装备研发

  海洋探索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探测与研究装备的研发。关键是研发满足科学研究需求的、实用的装备。科学考察船和深潜器等在海洋探索与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变化中的海洋,从对海洋感知和认识的角度,仅仅依靠科学考察船进行海洋观测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依赖长期自动观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长距离遥控探测与采样设备的研制将会大大推动对海洋极端环境与生命探索的步伐。目前的热点和瓶颈问题是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带有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深海Argo、大洋滑翔器、AU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和智能化海底观测网等是全球海洋观测,特别是深海观测的重点。

  3未来海洋与海洋研究战略

  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环境、神秘的海底世界和日益严重的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如何部署海洋研究力量,抓住海洋领域的关键问题,作出有影响力的、突破性的成果,支撑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维护海洋环境安全、海洋防灾减灾、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维持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3.1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海洋综合感知体系

  人类不生活在海洋中,我们对海洋的感知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的进步和装备的研发。海洋声学技术的应用和声学装置的研发对海洋科学的促进作用是技术推动海洋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人们见到或者谈起海洋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或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海洋有多深?”这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问题,其实困扰了人类很长时间,甚至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弄清楚或者精确测量出海洋的平均深度。因为海洋太大了,我们很难对全球海洋的深度进行非常精确的测量,但是这个问题又非常重要,船舶的航行、水下军事环境、全球海水容积的计算等都需要知道海洋的深度。过去是用绳索测定海洋深度,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很难奏效。因为这种方法会受到海洋中海流等各方面的影响,另外也无法对广阔的海洋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因此人们发明了利用声学原理进行海洋深度测定的装置。当一个球形装置碰到海底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声音到达水面所需要的时间来测定海洋的深度。1925年,德国人哈勃在“流星”号考察船上安装了一台“回声探测仪”,希望通过这台新设备获得更多、更详尽的海洋资料。在使用回声探测仪进行测量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的某些海域,不是人们想象的深海,而是“浅海”,于是发现了“大西洋中脊”的存在。“流星”号总共测量了7万多个数据,这对后来的深海和大洋探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对海底进行测绘的设备也基本都是利用声学原理进行工作的,从这个看起来相对简单的技术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对海洋科学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CTD(温盐深仪)的发明和应用使我们对大范围的物理海洋探测成为可能,从而对海洋中的很多动力学问题和物理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人认为没有CTD的发明就不可能有对大洋环流的认识,也不可能从海盆尺度上开展海洋动力过程的研究,现在海洋观测体系中基本都离不开CTD;深潜器的发明使我们能够探测深海,发现海底热液生物群落,提高人们对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的认识;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水色卫星的研制使我们从全球尺度对表层海洋进行观测和研究;海洋浮标和潜标的发明使我们能够对表层和深层海洋有所了解;Argo浮标的使用使我们能够大范围探测海洋的状态。这些仪器设备的研发都是在海洋研究需求下推动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海洋观测对于海洋研究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海洋观测受到全球的关注,在观测方法、观测范围、观测技术和观测精度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主要是物理环境的观测,海洋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的观测还非常落后,尤其是生物环境的观测,能够达到实用标准的探测器很少。因此我们目前对于变化中的全球海洋物理环境相对了解得多一些,因为现在的海洋长期观测网大多是用于物理海洋环境观测的,换句话说,只要有能力投入,海洋物理环境信息的获取是没有问题的。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是建立海洋长期观测网的瓶颈问题。现在的化学环境与生物环境数据大部分来自基于科学考察船的海洋调查。在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中,这种观测方式很难满足现代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人类对生命的探索永无止境。对于宇宙智慧生物的探索和对其他星球上生命的探索开启了深空、宇宙探索的新纪元,对于海洋生命的探索也是如此。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和图像技术的应用、海洋生物芯片的研制、新型传感器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与海洋无人潜器的嫁接,海洋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有机结合将使我们对海洋生命、神秘的海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载人潜水器和科学考察船是做不到的。

  未来的海洋研究将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时代。在实验室内能够通过远程遥控技术完成对深海极端环境的探测、取样与原位观测,深海将不再神秘。智能化的海洋观测网和自动化的海洋探测体系的建立、海洋模拟器+超级计算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使我们对海洋关键过程、海洋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动有更好的了解,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将成为现实,海洋对于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综上所述,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海洋的感知,而海洋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我们感知、认识、了解海洋、综合管控海洋的基础和保障。海洋信息系统的建立包括海洋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几个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海洋环境和海水介质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性。有些在陆地、大气和空间探测和观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海洋观测中却成为瓶颈问题。新型海洋探测器的研制,特别是化学和生物探测器的研制,海洋信息的有效传递、处理和应用将是未来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沿核心问题。考虑到海洋考察的成本、风险、效率和海洋的广袤性,科学考察船在现代海洋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逐渐减弱,而自动无人探测器、海洋遥感遥测技术和遥控采样技术等将成为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趋势。

  3.2从海洋系统角度开展海洋研究

  海洋领域的热点问题很多,从资源、环境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每一方面都很重要,我们能否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系统研究?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海洋科学具有大科学的特点,陆地上有的过程海洋中几乎都有;海洋学科也非常复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无所不包,海岸带、近海、大洋、深海都很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不仅海洋各个部分是连在一起的,海洋各个学科也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海洋生态学的研究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环境缺一不可,所以海洋科学研究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以及海洋地质学的综合体现。我们是否能够把这几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围绕同一个问题、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研究?是否能够将大洋、深海和近海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开展综合系统研究?什么样的题目能够表达这样的综合研究?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设计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图1和图2)。首先在区域的选择上重点开展热带西太平洋的研究,因为这一区域对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非常重要,同时在科学上也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里是全球海洋表层温度最高的区域,即暖池所在地,这个区域海水温度变动会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造成影响;(2)这里是黑潮的发源地,黑潮作为太平洋一支重要的西边界暖流,将热量和物质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黑潮的变异会对中国近海环境产生影响;(3)西太平洋海底非常活跃,分布着众多的海山、热液和冷泉,对于海洋极端环境与生命的探索、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综合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什么题目能够把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和内涵表达出来?我们最终选择了以“热带西太平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为题,热带西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的研究、黑潮与中国近海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深海探索从根本上来讲是对海洋能量与物质交

  换的研究,能量主要体现在海洋热量的传递与交换上,物质主要体现在海水中颗粒有机物、海洋生物和海洋溶解物质的传递与转移转化上。作为中科院10个A类先导专项之一,海洋先导专项重点开展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图3)、黑潮变异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图4)、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探索与研究(图5—图7),以及基于海洋研究目标需求的海洋设备研发(图8)。

  3.3重视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海洋是互相连通的,很多海洋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密切关联,如近海与大洋之间的相互作用、陆海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地球上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海洋领域表现的尤其突出,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海洋的探索与研究应该重点聚焦在三个界面之间的通量研究上:海气界面,涉及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热量与水汽交换涉及到诸多国际前沿问题,如海洋环流与气候、海洋碳循环、海洋酸化等;陆海界面,近海生态系统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陆源物质的排放,富营养化、低氧区的扩大、近海生物资源变动、海洋环境安全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陆地与海洋、近海与大洋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海底界面,海底热液、冷泉、海山、海底平原等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等对于我们来说基本是一个未知世界,也是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涉及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海洋生命等各个领域的相互配合与交叉问题,新的油气资源、矿物资源、药物资源和基因资源等战略性资源的探索和深海生命的起源、适应与演化等将是海洋领域科学探索的热点领域。

  参考文献

  [1]BairdAH,PratchettMS,HoeyAS,etal.AcanthasterplanciisamajorcauseofcoralmortalityinIndonesia,CoralReefs,2013,32:803-812.

  [2]TrenberthKE,FasulloJT.Trackingearth’senergy.Science,2010,328:316-317.

  [3]Newsweek,July14,2003cover.

  [4]ZhangF,SunS,JinXS,etal.AssociationsoflargejellyfishdistributionswithtemperatureandsalinityintheYellowSeaandEastChinaSea.Hydrobiologia,2012,690:81-96.

篇三: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现代海洋产业及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国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洋大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海洋战略。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海洋更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然而,中国海洋权益却遭受到严重侵犯,岛屿主权被侵占,海洋资源被掠夺,海洋运输安全受到威胁。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略,充分利用优越的海洋资源发展中国强大的海洋经济,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

  发展战略布局

  一、海洋产业的构成及其分析

  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所认定的海洋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及其海洋相关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据2004年世界著名市场调查公司英国坎特伯雷Douglas-Westwood公司有关海洋科技报告,2020年前,全球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将为3%。海洋经济主要增长领域在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水产、海底电缆、海洋安全业、海洋生物技术、水下交通工具、海洋信息技术、海洋娱乐休闲业、海洋服务和海洋新能源等。

  在我国,海洋经济较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滞后大约10年,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很快。海洋经济保持了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比上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8%。2008年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三产业相加总增加值占77.79%的比重,但从增长率来看它们的发展潜力却是有限的。比较来看,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是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与海洋矿业。从海洋各产业角度看,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最高的行业依次为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滨海旅游、海洋化工。其中,海洋石油与天然气和海洋化工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说明该行业比较优势愈发突出,随着海洋石油与天然气业的进一步发展,该行业具备吸纳更多就业人员的空间。

  对比可知,我国现有的海洋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从发展海洋经济与吸纳就业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调整空间。从国内沿海各省的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来看,我国依然有部分省份的海洋经济主导产业为传统的海洋渔业。在全球性的过度捕捞与船队能力过剩的条件下,在我国渔业资源萎缩的严峻情形下,如何对海洋渔业从业人员进行转产安置,是今后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将要面临的大问题。

  二、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我国管辖海域南北跨度为38个纬度,兼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长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14000公里,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我国领海和内水面积约37万~38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的面积共计470万平方米。同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作为自己的管辖海域,在这些海域,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我国拥有200海里水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十。在这片广阔的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能源和资源等。

  海洋生物资源。地球上的物种约有80%生活在水中,已知海洋生物有20万余种,其中动物约18万种,植物约2.5万种,总蕴藏量达1350亿t。海洋渔业资源的总可捕量为每年2亿~3亿t。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物种:植物约2万余种,动物1.25万余种,药用生物700余种。

  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产包括的种类很多,目前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世界油气远景面积7746.3万km2,其中海底约2639.5万km2,约占34%。中国近海石油约有240万亿t资源量,14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近几年新探明的矿产有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目前,全球“可燃冰”能量是所有煤、天然气和石油总和的2~3倍。我国对南海的初步调查,天然气水合物总资源量近800亿t油当量,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未来具有巨大开发利用前景的海洋矿产是海底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储藏量有数万亿吨,其中,太平洋的储藏量约占一半,有1.7万亿t。中国在中太平洋的锰结核矿藏量也十分丰富!这些矿产资源有的作为重要的能源原料,有的作为工业生产原料,为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提供着宝贵的血液。

  海洋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海洋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海域作为海洋空间资源对人类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港口、锚地、航道、海上航行线路,都要占据重要的海域空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海上交通、海洋渔业、工业、文教和旅游等行业领域使用海域的活动会越来越多,海域也将和土地一样,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对于我国发展港口,海洋运输,渔业,工业,文教旅游等等都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包括海洋风能、潮汐能和盐度差能等。海洋潮汐、海流及海水的温度差都可以用来发电。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建于法国的郎斯河口,1967年建成,总

  功率24万kW。中国已建成8个潮汐电站,总功率6000多kW。全球海洋的海水温度差提供的能源潜力更大,其量级约为100亿kW。这些新能源对减缓国际社会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积蓄了亿万年的化石能源,经过数百年的巨大消耗将不可逆转地趋向枯竭。因此,采用新的可再生能源来逐步取代化石能源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广泛共识。海洋能源因其资源丰富、开发技术成熟、清洁、无污染等优势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海洋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目前能源匮乏及燃料资源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程度的加深,海洋资源的范围会不断扩展。

  三、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

  1.海洋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20世纪90年代,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九五”期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而同期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2%。21世纪初,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在10%以上,而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6%。

  2.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1994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仅为1.7%,2006年已达4%,这说明海洋经济在全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3.一些海洋产业居世界前列

  我国海盐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海洋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集装箱船队居世界第四位;海运商船拥有量居世界第五位;集装箱运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滨海国际旅游人数超过1700万人次,是世界第五大旅游国,也是世界上第五大海洋石油生产国。

  4.海洋产业结构逐渐向优化方向发展

  海洋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第一海洋产业所占的比例逐渐由大到小;第二海洋产业所占比例逐渐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第三海洋产业所占比例逐渐由小变大。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应是第三海洋产业大于第二海洋产业,第二海洋产业大于第一海洋产业。1990年主要海洋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7∶9∶34,而2006年主要海洋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4∶

  42∶44。

  5.海洋经济在沿海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沿海地区经济是依托海洋的区位优势而发展形式的经济体系,与海洋经济密不可分。海洋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和促进沿海经济的发展,推动沿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

  6.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产业中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海洋科技在发现新海洋资源,提高海洋开发能力、节约资源、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海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发达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经验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大多经历了大陆经济向海洋经济的转变。综合起来看,当今世界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可归纳如下:

  1.发展战略及途径明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21世纪日程》等一系列有关海洋的国际公约,发展议程或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在众多国际公约和计划的引导下,海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成为世界性共识,沿海国家与地区开始大力推行海洋强国战略,纷纷推出自己的海洋开发计划。美国1986年发表《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海洋是世界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明确提出,以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来满足对海洋不断增长的需要,以便继续保持和增强其在海洋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同年,英国发表《英国海洋科技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对海洋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日本1997年制定《海洋开发推进计划》,提出以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战略,并将1998年确定为“海洋生物技术元年”。相对于以上这些国家强调科技的海洋发展战略,澳大利亚政府则更强调政府的管理与协调作用,认为政府作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管理者,有责任保证产业的发展达到政府和社会的目标。

  这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措施保持了这些国家在海洋科技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在海洋领域的激烈竞争,各国争相扩大其管辖海域,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所展开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国际海洋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较量的重要舞台。

  2.政府定位与职责明确。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各国政府的海洋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基本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从各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对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看,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了广泛的、以海域为基础的海岸带和海域管理体制,使海洋资源得到有序的开发,管理有章可循。海洋区划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把一个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区域,海洋经济区划以地(海)域经济为单元,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海洋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地(海)域系统。海洋经济区划为合理配置海洋资源,协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完善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海)域经济体系,合理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划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典型如美国。早在1972年美国就通过了《海岸带管理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海岸带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法规为美国各沿海州的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原则和政策框架。美国还建立了有实权的各级管理机构,完善的法制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开始就有序,一些环境受破坏的区域得以恢复;

  建立了政府间的协调机制以及提出关于联邦行动必须与州的海岸政策保持一致的法律要求。

  二是政府在海洋区划基础上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化管理。发达国家(地区)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也并不完全一样,但由于海洋经济的共同特性,国外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过汪长程中,大都采取了综合化管理的举措:(1)

  对政府的作用进行正确定位,海洋经济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求政府对海洋经济进行综合管理,以利海洋资源最优利用,发挥最大的资源潜能。(2)海洋经济的发展涉及很多政府部门,需要这些部门通力合作。(3)与陆域经济管理相比,海洋经济具有特殊性,所以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介入的范围更广,也更为深人;政府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部门协调和对经济外部性的治理这两个方面,其他领域则更多地强调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典型如澳大利亚政府重点监督和管理制定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战略,协调各个部门的海洋政策;加强部门的责任性和运营能力的管理;各部门建立横向科学研究计划。加强海洋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保障海洋科研和技术开发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

  加强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协作促进行政管理与各个团体之间的协调与交流;对新出现问题的有效把握和及时响应。改善通信设施建立海洋自然数据库的档案以及管理措施等。

  三是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岸带管理计划都有较强的公众参与成分。开发海洋产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海洋资源型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渔业、海洋药物、海水养殖和海底采矿业、海洋系统设计与建造业,包括船舶设计、建造和维修。近海工程和海岸工程,海上作业与航运业等;海洋有关设备和服务业.包括制造业、机械、通信、导航系统、专用软件、决策支持工具、海洋研究、海洋勘探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行研究与开发,而要满足上述各种产业的需求,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科研体系与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高级研究人员,要依托大学进行培养;对于技术熟练工人要依托职业院校或者相关企业进行培养,还可以依托社会机构进行培训,而各级政府则要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典型如早于1966年美国就建立了《国家海洋赠款学院计划》(NSGCP),是一项学术界、政府、工业界之间的伙伴计划,致力于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沿海社区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该计划是美国目前海洋养殖、沿海与河口研究、海洋渔业管理、海产品安全、海洋生物技术以及海洋工程和沿海技术开发等领域发展的主要支持者,大大提高了国家海洋资源研究及成果应用的能力。由此可见,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的开发主体是各种民间主体,包括各类企业组织、民间服务机构与个人。

  五、中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性措施

  第一,要把建设海洋强国列入国家战略,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与世界海洋大国和我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还只是处在低层次水平,还未提升到战略国策的高度。美国2000年通过《海洋法令》,2004年出台《21世纪海洋蓝图》,并在《美国海洋行动计划》中对落实海洋蓝图提出具体措施。俄罗斯2001年制定《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间的海洋政策》,首次公布国家级海洋政策。日本2004年发布第一部海洋白皮书,提出对海洋实施综合管理,积极扩充海军力量,由近海专守防御转变为远洋积极防御战略。韩国出台《韩国21世纪海洋》国家战略,旨在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使韩国成为超级海洋强国。印度海洋战略强调印度海军不但要保卫漫长的海岸线岛屿领土及专属经济区,还要将印度洋变成印度

  的内湖

  。而在中国则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阐述国有资源时至今还没有提到海洋,我们的经济建设规划,对海洋也很少涉及,这与一个海洋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国

  家应尽快确立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强化海权意识,维护、中国海域的主权和海权,以寸土不失、寸海不让的决心和意志对待岛屿与海域争议。2009年3月,中国外交部新设立一个边界与海洋事务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部首次设立专门处理边界与海洋事务的司级机构,这反映了中国对海洋有了新认识。

  第二,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拥有远洋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正在上升,海军必须有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既能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也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拜克曼曾说,得不到实力支持的政治理想,好像没有什么存在价值。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益实施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维护海洋权益关键是发展海军,海军担负着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上交通安全的的使命。最近国防部长梁光烈公开正式表态,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也表示,人民海军今后将加快推进重点武器装备建设步伐,研制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水下自持力和隐身性能好的新型潜艇。我们必须适应国家战略利益空间不断拓展的现实需要,加强海军建设,提高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第三,树立新的海洋观,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海陆并重。中国疆域陆海兼备,但国人的海洋意识历来比较淡薄,重陆轻海的观念仍严重存在。作为陆海兼备的大国,应该注重海陆权并重。海洋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强弱和国家的盛衰。中国亟须提高和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从现在起对国民尤其对在校中小学生进行海洋知识和海洋意识的教育,从儿童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树立新国土观念,即海陆综合的国土观。因此,全体国民都应加强海上安全的观念,国家管辖海域以外资源开发的观念,资源宝库的观念,全球通道的观念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符合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第四,规划海洋经济开发的战略,以经济行为应对他国侵占我海权的经济行为。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多种产业。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地区所秉承的原则一贯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面对周边国家抢夺资源的状况,必须马上启动实际开发南海的经济安排,加大在南海中国控制区域内的经济开发的行动;条件允许下,给予民间资本参与开发的优惠政策;在四万亿扩大内需的计划中,应该有扩大海洋经济开发的安排。

  六、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海洋经济的理念,将海洋开发中的注意力从“产业概念”上升到“经济概念”。

  1.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的主体。海洋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或者说资源配置的选择主体是谁,这是发展海洋经济首先必须明确的。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实践及中国改革实践来看,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及条件,都应该大量开放给普通的公民和民营资本,而不是垄断在政府手里。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加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养护中来,才是中国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而这需要政府和民间

  双引擎,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新一轮解放思想”,就是要真正把民间作为经济发展、利益协调的主体,自下而上地瓦解束缚海洋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建立以人为本基于权利的海洋经济管理模式,从而真正推动海洋经济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场是一个通过价格、供求等信息传递功能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与行为进行协调,多方力量博弈的平台与体系,它充分利用了每个经济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与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问题,运行良好的市场体系能够有序有效地协调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即便是在像海洋经济这样的外部性比较显著的经济发展中,通过良好的产权界定与制度建设,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依然高于政府控制,这从海洋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中都可以观察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应该选择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是保证各种海洋资源都能得到比较合理有效利用,海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明确海洋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强化市场型政府定位。由于海洋经济的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的特性,所以政府要做的事首先是对海洋开发进行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其次,还要建立比较完整而顺畅的信息发布系统。最后,各级政府还应该做好协调工作,海洋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合作。

  我国现行的海洋经济的管理体制基本表现为3个特征:以资源养护需要为考虑的技术型措施,以产业投入为中心的控制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过程。这种以资源而非人为中心的命令加控制的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强化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而弱化了民间主体的参与,不仅效率比较低下,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寻租行为。

  中国的改革是从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入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用政府的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源的经济,所以造成了政府的集权。而市场经济则相反,它是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在相互交易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市场经济行为里面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它需要的是一个大社会、小政府,这就需要从新界定政府的职能,进行政治体制的立宪改革。集权体制下市场经济,若没有适当的立宪限制,就很容易导致官员们的“寻租”腐败行为。制度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制度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视制度和制度变迁是不可能对经济增长作出满意的解释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制度的创新显得更加重要。今后中国能有多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速度,都取决于制度的创新与改革的力度。

  3.从战略布局上统筹规划海洋产业的发展。从战略布局上统筹规划海洋产业的发展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目前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二是有一定资源条件和良好前景但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的产业。前者主要有港航业(海洋运输业)、海洋船舶业、海洋旅游业等,后者主要有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同时加大海洋经济研究的投入,政府要加大投入,促进海洋经济研究领先世界。具体来说,可从建立软硬两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平台和积极提供条件,加大海洋经济研究力度两方面着手。

  七、结语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和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上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海洋上,我们的努力仿佛还是很少,仍然不够。我觉得海洋是一片孕育着无限可能的地方,关注海洋,关注海洋经济,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好更快!在海洋资源上面,我们拥有这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势,大片的近海,矿产资源,空间资源,渔业资源等等都十分丰富。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将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要和平地崛起和走向富强,必须把海洋提升到战略高度地位。我们生活的地球,海洋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要想走向世界,必先征服海洋。中国应尽快制定自己的海洋战略,以维护和发展中国的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目前的大好时机,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推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要为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要为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新的贡献,使我国尽快由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

  参考文献:

  ·

  《关于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若干分析与思考》

  汪长江

  刘洁

  《管理世界》

  2010年第2期

  ·

  《海洋与中国的发展》

  王的《海洋论坛》

  ·

  《试论海洋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

  宋海洋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七月第七期

  ·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艾万铸

  陈瑛

  杨娜

  《海洋经济》2007第二期

  ·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刘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6期

  ·

  《中国经济低调蓝色崛起》

  隋映辉

  《商周刊》2010年10月

  ·

  此外,还有不少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在此特作说明。

篇四: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曹忠祥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34期

  实施海洋开发,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对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缓解资源特别是能源压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工程。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增多,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国家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海洋经济高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出

  在新世纪的头10年里,我国的海洋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缓解国家资源压力、增加经济实力、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01—2010年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以年均13.4%的速度快速增长,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7%的增长步伐;海洋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951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8439亿元,增长了4倍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8.7%提高到了2010年的9.7%,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总人口共计3350万人,当年新增的涉海就业人员80万,为全国的新增就业人口的6.85%,与上年新增就业人口的52万人相比增长了1.5倍。

  (二)海洋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海洋经济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门类不断增多、特别是海洋工业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使海洋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6.8∶43.6∶49.6调整为2010年的5∶47∶48,初步呈现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第一,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增长。海洋渔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捕捞业规模逐步缩小,养殖业向集约化的高效生态、设施养殖模式转变,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旅游市场持续扩大;海洋盐业产量近10年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一。第二,重工业化海洋产业类群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造船工业继2007年占世界市场份额达到23%以来,造船完工量超过日本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三,牢牢占据世界主要船舶市场;海洋油气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量逐年增加,2008年全国年产增加总量4600万吨的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60%即2800万吨来自海洋石油;深海技术和设备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成功研制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是当今世界上可能下潜最深的潜水器,可能达到世界99.8%的洋底。第三,海水淡化、海上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第四,第三产业中海洋服务业范围逐步扩张、服务层次逐步提升,以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环境监测为主的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突出

  受沿海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政策导向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弱等因素的影响,沿海三大核心区域——黄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南高北低和总体水平中高南北低的区域差异。同时,海洋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占主导、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占居主导地位,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超过第三产业战局首位;同种产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横向集聚表现为特定资源的产业如海洋石油天然气业以及滨海砂矿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属于遍在资源的海洋水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既有遍在资源性质,又有特定资源性质如海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造船工业等集聚程度居于前两者之间。

  二、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以往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资源型传统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的,海洋开发的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发展层次低、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和环境退化和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海洋开发的进程。

  (一)产业发展层次低,传统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

  201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渔业、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盐业四大传统产业中,除海盐业规模相对较小外,其他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高达74%,仅渔业一项所占比重就将近1/5、从业人员占所有海洋从业人员的50%以上;代表现代海洋开发水平的海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所占比重尚不足1/4,特别是作为海洋新兴产业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化工业和海水利用业等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小,部分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科技支撑力不足是影响海洋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

  (二)资源开发无序,开发不足与开发过度并存

  一方面,在海洋开发活动比较集中、开发程度较高的滩涂、河口、海湾区等近岸区域和近海,资源开发不合理,不同用海方式之间冲突和资源退化问题愈演愈烈,而在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薄弱的地区,部分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如近海捕捞资源开发过度,渔业、盐业、农垦、苇田争占滩涂,盐业、渔业、石油勘探开发、海港和航道建设相互影响等。另一方面,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片海域特别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底油气、金属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开发潜力巨大。如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平均探明率分别仅为12.3%和10.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73%和60.5%的水平,而且近年来已开发的十几个海上油气田中产量位居前6位均在渤海,东海、南海海域开发缓慢,特别在占中国主张管辖面积3/4的南海地区,油气开发几乎空白,不多的几口油井都集中在离陆地和海南岛不远的区域。

  (三)沿海区域海洋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海洋相关规划和区划的出台,海洋利用和海洋产业在空间上盲目扩张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空置,但是区域分工体系仍不完善,协调配合仍不够,无序竞争仍存在,产业布局混乱、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沿海各省海洋主导产业雷同,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三大传统领域;作为渔业重要方向的海水养殖结构单一,同类养殖品种遍布沿海各地,不仅生产风险加大,而且容易引发恶性的市场竞争;大规模围海造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临港重化工业“遍地开花”,未发挥应有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港口建设竞争不断升级等。

  (四)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范围扩大了近一倍,超过17万平方公里。多年来,尽管我国在海域污染排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大中城市毗邻海域和部分海湾污染依然较为严重,河流入海口海域污染仍然未能得到有效遏制,造成近岸海域生境恶化,生态系统健康严重受损,服务功能急剧衰退,赤潮等海洋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上溢油危害也呈愈演愈烈之势,2011年康菲公司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行政、立法等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大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监管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当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未来5—10年,我国将进入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发展战略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和问题,切实推动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和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

  (一)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

  进一步发挥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盐和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的支柱作用,不断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以工业化为主体,突出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将其作为推动海洋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业战略升级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打推动海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海洋综合服务和环保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海洋产业现代化水平。

  (二)推动海洋经济区域空间布局优化

  抓住“十二五”时期沿海地区以城市群崛起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各省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加快实施的机遇,从海陆统筹和一体化发展视角,加强港口资源的空间整合,以港口建设和港城互动型滨海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为龙头,以海陆复合型临海产业园区发展和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快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空间整合和区域布局的优化,促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陆海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三)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海洋产业、临海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相结合,陆域污染排放控制、河流污染治理与河口、海湾等海洋环境污染中灾区的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强化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保障。近期,将海洋岸线保护、重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可再生能力恢复作为重点任务。

  (四)加大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和政策支持

  加大政府在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方面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投资进行海洋科技开发,依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双重驱动,提高海洋经济的科技含量。推动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集中领导、分工明确、协调高效的统一管理体系。着手制定一套清晰完整的国家海洋政策,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篇五: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所谓海洋权益,指的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和。二战以后,各国战略利益空间不再仅限于陆地,也向海洋、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加速拓展。特别是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洋逐渐成为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同时,随着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海洋权益作为新的国家生存发展权益,其重要性日渐凸显,海洋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围绕海洋权益问题的争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为世界沿海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自然也是如此,事实上,我国当前就与众多国家存在着海洋权益之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了解。

  在讲授本专题内容之前,先普及一点知识。从法律性质上,可把我管辖海域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一)领海。是指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是沿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958年,我国就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全面确立了我国的领海制度,再次明确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权,外国军用船舶经批准可进入我国领海。(二)毗连区。毗连区,顾名思义是连接领海的一部分海域。毗连区的范围是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才真正建立起我国的毗连区制度,规定我国的毗连区是在领海以外、邻接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一带海域。(三)大陆架。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1998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从法律上正式建立起我国的大陆架法律制度,规定我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四)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作为自成一类的区域,具有既不同于领海,又不同于公海的“特定法律制度”。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建立宽度不超

  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1998年6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在我国管辖海域之外,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我国在公海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人工岛屿和设施的自由等。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我国拥有依据“公约”的规定和平开发利用海底资源的权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历史性海洋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14条规定:“本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这个规定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意味着中国在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享有有关海洋管辖权的同时,中国人民在长期开发和利用海洋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性权利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大家看这个图,中国政府早在1947年12月就在南海地区以断续线的方式标绘了一条海疆线,于1948年2月正式对外公布。我国政府以断续线的形式,宣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对南海海域的权利主张。当时及此后几十年间没有任何国家对此提出异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南海的管辖实践。并且,中国政府宣布南海断续线,远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之前,而“公约”并未限制或否定一国在历史上形成并持续予以主张的权利。

  有了以上基本常识,下面分别从:我国海洋权益的发展现状、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基本原则、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基本主张、构建我国海洋发展的长远战略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问题。

  一、我国海洋权益的发展现状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拥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约合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31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必须更新现有的国土观念,我国的国土面积不止960万平方公里,这只是陆地国土面积,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两项相加,我国的国土面积达1260多万平方公里。

  我国东部和南部濒临大海,从北至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南海等五个海区。这其中,渤海是内海,我国拥有完全主权,在其他几个海区,中国与周边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洋权益争议,主要体现在岛礁主权归属、海域划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这些争议的存在损害了中国的海洋权益,造成中国徒有海洋权益而缺乏实际控制的局面。一、岛礁主权争议。岛礁因其所具有的经济、军事战略价值,与历史因素共同起作用,造成中国周边存在多处岛礁主权争议。这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变数,甚至成为战争或武装冲突的诱因,从而影响中国周边的稳定和发展。目前,中国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与周边国家的岛礁主权争议中,以东海和南海海域为最。二、海域划界争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而其中的争议海域面积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从北往南,除了渤海外,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与周边8个海上邻国都存在海域划界争议。当前中国面临着复杂而又困难的海洋划界形势,各种不同的划界主张与岛屿主权争议导致周边各国之间关系紧张。三、油气资源争议。中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蕴藏丰富,周边国家在岛礁主权归属和海域划界等问题上又分歧众多,因此海洋油气资源争议日益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大问题。中国周边争议海域油气开发的大体形势是:黄海的合作进展顺利,东海基本稳定,南海情况复杂。四、海上通道安全威胁。中国海上通道,从北至南纵跨黄海、东海、南海三个海区,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贯通,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大洋洲地区。中国战略发展日益倚重海上通道,海上通道安全在中国战略全局中占据日益突出的位置。近些年,中国海上通道安全形势总体良好,同时也面临着多样化的安全威胁和挑战,总体压力不断增大。

  我们来看看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具体情况。

  一是在东海,中国与韩国、日本等国存有纠纷。这些纠纷既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国批准了《公约》而发生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也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东海大陆架划界和钓鱼岛归属之争。早在20世纪70年代,韩、日两国就在东海片面地划了大面积的大陆架作为其“共同开发区”。当时,中国政府对此发表郑重声明,认为他们背着中国在东海大陆架划定所谓的日韩“共同开发区”,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1964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对大陆架的有关条款的规定,东海大陆架应属于中

  国的领土。按照东海大陆架的自然架构,中、日、韩是相向而不是共架的国家,我国的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沟。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我国的钓鱼岛长期以来被日本控制和霸占,日方企图通过实际控制来取得钓鱼岛的主权,这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政府和民众抗议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

  二是在南海,直接卷入争端的共有6国7方,分别是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不论是历史上、法理上还是管理上,我国都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对南沙的主权。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有了我国人民在南中国海航行和发现几大群岛的记录。其他国家对此也没有表示异议。如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学校地理教科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课程中是这样写的,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构成了一道保卫中国大陆的长城。然而,自从联合国组织发现了南海丰富油气资源之后,一些原先主权属于我国的岛礁,就开始被一些国家非法抢占至今。目前,除我国控制的6个礁和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外,共有39个岛礁被其他国家侵占,其中越南占有27个,菲律宾占有8个,马来西亚占有4个,印尼和文莱分别侵犯我南沙海域约5万和3万平方公里。这些国家企图利用国际“先占”的原则,通过实际控制来取得这些岛屿的主权。他们为了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还纷纷采取了各种策略和手段,如宣称自己的主权管辖范围,加强自己的海军力量,加强同美、日、印、澳等国的合作来抗衡中国等等。在南海,中国和越南等多个国家有过武装冲突,比如,最近的1988年,中国就和越南为岛礁主权曾经打过一仗。有的国家自己不具有开采深层油气资源的能力,于是就与西方石油巨头合作,使得南沙问题又有了国际背景,进一步加剧了我们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这种单方面划界、强行占领、强行开发的行径,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严重侵犯。

  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应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在主权不受侵犯的基础上,采取“双赢”的策略,即坚持领海主权属我,又照顾邻近国家有限的合理要求及维护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整体利益。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先发展海权,把中国建设为海洋强国。从长远来

  看,中国要实现海洋领土完整,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必须加强国内的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使自己由海洋大国变为海洋强国,建设一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海洋权益相适应的海上武装力量。由于我国“背负大陆,面向大洋”的地缘位置,长期以来都把优先发展陆权作为地缘战略的首选目标。跨入新世纪,我国周边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吸取历史教训,把发展海权置之优先的地位,实现由陆权向海权的转型。在优先发展海权时,我们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中国应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和辐射力;二是坚持渐进原则,我们在把中国建设为海洋强国时,要树立开发和保护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以国家利益为准则,审时度势,坚决捍卫我国海洋国土的完整。目前,对我国对于部分海洋国土的争端问题,采取的原则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原则是邓小平提出的,当年提这个方案是基于我国当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这十几年来,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它不是搁置争议,而是搁置中国,大肆侵占我国的海洋权益,不光是掠夺资源的问题,他们还想占我领土!大家想一想,虽然搁置了争议,可以避免军事冲突和对抗,但是,如果搁置久了,就有可能使占领合法化,因为我国实行搁置争议的地区,在搁置争议的时候已经被别国侵占。因此,暂时搁置并不是要分割主权,主权属我是“搁置”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达到的目标是“主权属我,共同开发”,通过和平谈判和磋商,妥善解决争议。在实现主权属我的基础上,采取“双赢”的策略,适当放宽共同开发的条件,逐步实现海洋国土的完整和统一。

  三、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基本主张

  中国周边海洋权益问题的应对策略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战略地位的提升、海洋法的发展和国际海权意识的提高,世界海洋权益争夺进入新时期,中国海洋权益问题纷争四伏的局面,必然对整体的国家安全形成一定的威胁。针对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形势,为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总体而言,中国必须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从而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以消除外部力量侵占中国岛礁和海域、掠夺中国海洋资源的威胁,对中国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议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岛礁主权争议的应对策略。鉴于岛礁主权争议对中国海洋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岛礁主权争议最终解决前,针对周边国家对争议岛礁的实际控制企图和相关行为,中国需不断采取对应措施,加强主权宣示力度,并强化对争议岛礁附近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等活动,以体现中国对争议岛礁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存在和行政管辖。

  近年来的国际实践显示,处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岛礁争议的最切实途径是共同开发。这在国际上已有多次成功的共同开发应用,中国近几年在某种程度上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针对目前的形势,共同开发有两个优点,一是坚持中国对争议岛礁的主权;二是暂时搁置争议,缓和与相关国家的关系,避免因岛礁争议而延误资源开发。然而,共同开发并非岛礁主权争议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各国进行多方努力,以最终确定争议岛礁的主权归属。

  鉴于中国在岛礁争议问题上多侧重于强调历史权利,晚近的国际司法判例对解决中国岛礁争议问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若历史权利无法作为单独有效的主权归属的国际法基础时,积极寻找更符合现代国际法发展趋势的证据则成为最大限度维护国家主权的当务之急。此外,在加强海防建设的基础上,还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国民海洋意识、建立健全海岛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制定统筹全局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有效治理原则。

  (二)海域划界争议的应对策略。中国海域划界问题十分复杂,该类问题的搁浅将直接危及中国的海洋安全。面对纷争四起的周边海域,考虑多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海洋划界争议是必要的。

  首先,最理想的情形是通过双边谈判、签署协定或条约,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当事国可以充分考虑彼此的历史和现实,在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准则框架内,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取得成果。

  其次,若政治与外交谈判踌躇不前,考虑以国际司法途径解决海域划界问题也未尝不是一种可借鉴的途径。通过归纳总结国际海洋划界案例及其确立的诸多原则、规则和方法,将国际海洋划界案例与中国相关海域争议相联系,分析各方的主张能否在相关或相似的国际法院判例环境下得以成立,从而对将相关海域争议提交国际司法机构做出预期性结果分析。

  再次,若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在目前形势下恐难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而以国际司法程序解决,按照中国目前的立场,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接受,因此比较而言,共同开发作为临时解决方法是较为现实可行的。通过共同开发,既可以促进争议海域和岛屿的开发利用,又可以缓和争议海域的紧张局势,促进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当前和长远利益,也符合本地区所有国家的利益。

  (三)油气资源争议的应对策略。首先,应统筹考虑海洋油气资源争议引发的安全问题,兼顾“维稳”与“维权”两个大局。海洋油气资源争议关系到国家的主权权利和岛屿主权,也对海洋划界产生重要影响,不能期待短期内妥善解决,因此对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多方面的应对准备。海洋油气资源争议,既是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东海局势和南海局势的重要因素,并一度成为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关系的重要问题。中国目前致力于在战略机遇期的稳定发展,维持稳定的周边关系对中国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也是中国的一贯原则和立场。海洋油气资源争议,必须通过双方谈判和平解决。应当建立和完善与相关国家之间的海上通报制度,建立危机预防和管理机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其次,继续推进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共同开发是当前解决海洋油气资源争议的最有效方式,也是相关国家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共同开发是有效、可行的。今后应当将南海作为推进共同开发的重点海域。除了继续推进与越南和菲律宾现有的联合调查外,也可考虑与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开展有关工作。对于无视中国海洋权益单方面进行的有关勘探开发活动,中国应当加大执法力度,迫使其就共同的开发议题进行谈判。

  (四)海上通道安全威胁的应对策略。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着眼应对中国海上通道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以维护管辖海域内通道安全、周边重要海峡通道安全、北部印度洋通道安全和西北太平洋通道安全为重点,加强海上通道安全合作,发展维护通道安全力量,强化能源运输安全保障,为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首先要加强海上通道安全合作。大力倡导和谐世界、和谐周边、和谐海洋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安全事务,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或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积极参与、主动倡议并相继主导一些安全合作机制和海上安全保障机制,调动和利用各国力量,来震慑和遏制可能危及海上通道安全的势力,消除影响海上安全的共同根源,稳定动荡地区的海上局势,积极营造公正合理、和平稳定的国际海

  洋新秩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合作也包括与我国台湾的合作。其实,早在1970年代,在西沙自卫反击战中,大陆和台湾就有过合作(有视频),近年来,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也开始走向合作,而且,对于此海域的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也逐步开始展开。

  其次要发展维护通道安全力量。应以海上军事力量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海上搜救力量、海洋行政执法力量、船舶自身防范海盗力量建设。

  再次要强化能源运输安全保障。重点围绕油轮船队、运输体系、运输合作、能源消费等环节做文章,不断完善能源运输安全保障体系。

  四、构建我国海洋发展的长远战略

  鉴于海洋对中国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应该有一个着眼于更长期发展的海洋战略,以此更好地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当然,做长远规划,需要有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这是积极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我们一直强调“科技兴国”、“科技取胜”,在科学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今天,哪个国家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技术装备,这个国家才能巩固和提高对海洋管理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高我们的海洋技术水平,积极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二是加强海洋立法,依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目前我国的海洋立法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海洋的基本法不健全、不完善,如领海法、专属经济区法、大陆架法等至今未出台,一些国家正是钻了我国海洋基本法的空子,肆意地侵占我国海岛及其周围海域,并借此掠夺我国的海洋资源,这对我国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二是区域性海洋法规方面也不健全,如海岸带管理法、海岛开发管理法、渤海开发管理法和综合性管理法仍是空白,涉海行业、部门或地区之间争海域、空间、争岸段、争滩涂、争资源等冲突的调解无法可依。为此,我们只有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依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并以此作为解决与邻国划界和争端谈判的法律依据。反之,如果缺乏法律支持,就会对我国争取海洋权利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科技和法律上的基础,需要有一个支撑,那就是要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根本途径,毕竟,在国际上,什么都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我国代表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明确指出:“当前

  的海洋斗争,实质上是侵略与反侵略、掠夺与反掠夺、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我们的海洋经济活动将会受到威胁,外交斗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就会导致海洋科技和海洋法律难以实施,那么,维护海洋权益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应该说,自中国海军派舰队到亚丁湾护航开始,中国的海军就已经由浅蓝走向深蓝,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是几十年奋斗的成果,但是这还不足以维护我国现在已经遍布全球的国家利益,中国必须有航母!2009年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时说,“大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航母,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防卫海洋责任重大;中国目前海军实力较弱,有发展航母的必要性”。这一表态迅速被海外媒体解读为“中国防务首脑首次明确表示将建造航母”。事实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2008年底在介绍人民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时就曾表示,中国政府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考虑有关建造航母的问题。

  中国建造航母,可以说既是几代国人的梦想,也是现实国际政治的需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却有大量海域和岛屿因存在“争议”而被“霸占”。这些海域,不仅是中国的贸易运输线、能源供应线,更是未来中国发展的资源疆域。从海权战略角度看,掌握制海权,航母是最有效的手段。从国际战略考量,拥有航空母舰,凸显的不仅仅是南海主权争端、维护海洋权益的问题,还有保护贸易、能源通道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我军必然面临更多的非战争类军事行动,这些都迫切需要拥有以航母为标志的海军力量的增强。现在,我国对国际能源等资源型商品的依赖程度增加,大量商品出口海外,已进入“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状态。中国正由传统内陆农耕国家演变成现代海洋国家,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作为“外向型经济”国家,若要保持国内繁荣,首先必须在海外维持其力量、保护贸易通畅。从中国正在转型成现代海洋国家来看,领海和沿海资源的保护、海上生命线的保障、海外利益的维护,对潜在国际敌对势力的威慑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需要形成了我们对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海军的呼唤。总之,航母和远洋海军对我们来说不是扩张的需要,而是保卫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的需要。

  环顾中国四周,除了连接喜马拉雅群峰和帕米尔高原的西北方向外,中国濒

  海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均有多国航母的存在。2008年5月,常驻日本的美国“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这艘排水量超过10万吨,搭载各类舰载机七十余架的超级航母及其战斗群,是美国保持其对东北亚地区威慑的战略依靠。2010年的美韩黄海军演、南海妄言,加上“华盛顿”号的耀武扬威,更是强烈地刺激了国人“建造航母的呼唤”。而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海军目前拥有一艘“维兰特”号航母,并已向俄罗斯购买了一艘“基辅”级航母“维克拉马迪亚”号。印度海军声称,其国产航母2011年就能下水。这样,印度就会拥有三艘航母,形成了全天候战备执勤能力。在东南亚,除印度外,泰国海军也拥有一艘小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作为中国的北方邻居俄罗斯,目前虽只拥有一艘航母及战斗群。但俄国人宣称,他们已经准备建造下一代核动力航母,表明俄国海军的雄心再次萌动。在东亚,尽管日本宪法禁止向海外派驻武装力量,日本名义上没有航母,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逐步为自卫队派驻海外松绑,不断扩大执行任务区域。近年来,日本更是拿着“中国造航母”当借口,明造多艘“准航母”,暗组远洋舰队。它的“直升机护卫舰”、“两栖攻击舰”,实际是轻型航母,不仅可搭载反潜直升机,还可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两栖攻击等任务。韩国的两栖攻击舰“独岛”号,是排水量达1.4万吨的“准航母”,已于2007年服役,标志它已迈入亚洲海上强国的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民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近岸海域实施防御作战。80年代以来,海军实现了向近海防御的战略转变。进入21世纪,海军着眼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全面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逐步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推动海军建设整体转型。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战略军种和海上作战力量。随着大批新型战舰和武器装备服役,随着中国海外战略利益的拓展与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的需求,中国海军向深蓝挺进的现实,呼唤着中国造航空母舰的诞生!同时,可以说,中国作为正在成长的世界大国拥有航母是正常的,为得到航母而突破一些障碍也是值得和必要的,中国应当有决心也有智慧消除外界的疑虑,迈出拥有航母的重要一步,而不应在一些议论面前止步不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的,中国建航母也是维护世界和平,所以外界的疑虑是多余的。

  基于以上背景,就有了现今的瓦良格号的应运而生。这里有一个视频,反映

  了中国在拥有航母的过程中的艰难。

  有了拥有航母的强大的海军,中国的海洋战略就可以以南海为轴心枢纽去进行构建,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种原因考虑:一是南海海域辽阔,拥有很大的战略纵深;二是区位优越,南海是连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枢纽地区,是中国西进印度洋、东进太平洋的重要基地和前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三是南海海深水阔、海况复杂,特别适合我国的军舰潜艇活动,是我海军天然的演兵场;四是南海处于美国、日本、印度三大国控制力的薄弱地带,远离美日同盟盘踞地,处于其所谓的“不稳定弧”地带,对方力量较弱而我方力量相对较强。具体来说,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以南海为轴心枢纽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以陆辅海,构建战略岛。目前我国的战略岛的构建是薄弱的,海南岛显然是个战略岛,但不足之处是离大陆本土太近而离南海南沙海域太远。西沙群岛又太小,南沙群岛大量岛礁和领海的被占更加剧了我国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难度。在海南建造我国南海大型战略基地的同时,进一步依托南海小岛链:即以我国的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人工岛——南沙六岛,加上统一台湾后的太平岛,共同组成我国在南海的战略防线,为进一步收复南沙,彻底控制南海打下基础。

  二是以海制陆,实现海军力量的高密度配置。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在南海广大的海域形成绝对优势,未来建成航母也应当大部分投向南海,凭借这种绝对优势,逐渐排挤侵占国,或者对侵占国所侵占的岛礁形成实际上的水下分割合围,以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形成压倒性优势,彻底动摇和打消侵占国永久侵占我领土的野心,最终全部收回南沙领土领海。

  三是以史为据,坚决纠正在南海问题上的错误论调。现在有一种论调十分流行,那就是认为我国在东海与日本以大陆架划分海域理直气壮,因为日本领土权不在我大陆架上;而在南海我国主张的岛礁却在人家的大陆架上,因此我国的主张必然是前后矛盾。这种论调必须予以驳斥。因为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领海,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有了我国人民在南中国海航行和发现几大群岛的记录。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以及三国吴孙权时万震的《南州异物志》便有了对南中国海的命名,称其为“涨海”。“涨海”便是我国古代对整个南中国海最早的称谓。到了隋唐,“焦石山”一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南中国海的发现更加深入。从宋到清代,基本上都采用了石塘和长沙来表示各群岛,13世纪初的《琼管志》则首次称南中国海诸岛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而中国人民早期对南中国海诸岛的开发和经营活动,便是在发现和命名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中国政府对南中国海诸岛一直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自宋代以来,南中国海诸岛便列入了中国的版图,经过清王朝的正式承认,列入版图并实行军政管辖之后,南中国海诸岛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35年由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的《水陆地图委员会会刊》附图《中国南中国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了南中国海诸岛的名称。南沙群岛是我最早发现,最早治理,最早应用的神圣领土。依照《公约》的相关规定,无论是最早发现最早开发最早管理及有效占领等原则都无一证明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篇六: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麦秀

  【摘

  要】在分析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影响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和制约因素:上海的海洋自然资源禀赋、海洋科技和海洋政策等因素为其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而海洋产业结构失衡、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海陆互动机制不健全,河口海岛资源开发不足、海洋后备资源有限等因素又成为影响上海海洋经济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海洋生态环境既可能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可能成为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期刊名称】《海洋经济》

  【年(卷),期】2012(002)004【总页数】7页(P55-61)

  【关键词】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作

  者】胡麦秀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121.1上海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概况

  依据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12个产业。根据“全国海洋经济试点调查”对上海涉海产业的调查结果,上海主要海洋产业涉及除海洋矿业以外的11个产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是上海的支柱海洋产业,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水利用业则是上海未来重点发展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1.1.1海洋渔业

  上海海洋渔业总体上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包括远洋捕捞和近海捕捞,而属于第二产业的海洋水产品加工则依然发展缓慢。从2001年至2006年,上海海洋渔业产量呈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上海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到18.00万t,比2006年减少了9.9%。2010年进一步减少到12.15万t,比2009年减少了27.89%。图1和图2显示了2001年—2010年上海海洋渔业产量变化及增长率情况。

  1.1.2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船舶业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有较大的贡献度。上海海洋船舶企业主要有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航海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

  上海海洋船舶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海洋船舶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船舶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自2002年以来,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旺盛,受此影响,上海海洋船舶工业也因此得到长足发展,船舶工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船舶企业新承接订单量出现明显下降,而且船舶工业三大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图3和图4显示了2002年—2008年上海

  海洋船舶工业三大指标变化及占全国比重情况。

  1.1.3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国家经济走向世界的“伟大桥梁”,是上海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海洋交通运输业离不开海港和运输船队,而海港又是发展海洋运输的重要依托。海港不仅是一个国家海洋交通运输的枢纽,而且对于振兴经济特别是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自2001年以来,上海沿海港口的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从2001年至2011年,货物吞吐量增长了22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了249%,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增长了359%。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基本与2008年持平,2010年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比2009年增长了10.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图5和图6显示了2001年—2011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变化及增长率情况。

  1.1.4滨海旅游业

  随着滨海生态旅游和港口工业旅游的逐渐升温,上海滨海旅游业的经济收益日益增长,仅次于海洋交通运输业。2010年,上海市接待入境旅游者85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30%,其中过夜入境旅游者733.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56%,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5%;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295亿元,占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9%,占上海GDP的7.9%。旅游业已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1.1.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上海海洋经济总量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水利用业等海洋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值较低。但是,由于这些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

  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因此,它们是上海未来重点发展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上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例如,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上海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和总包基地。目前,上海主要有5家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分别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当今世界钻井平台先进水平的世界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兴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与西班牙ADHK公司正式签署22亿美元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出口合同,这是中国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上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大步。同时,上海还在无人潜水技术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且在有人潜水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1.2上海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上海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为主体,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水利用业等共同发展的海洋产业格局。

  尽管上海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奠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全市海洋产业总体上仍偏重于传统的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服务型产业,以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体的海洋第三产业占了绝对优势地位,2005年上海海洋三次产业构成为1.1∶8.4∶90.5,2008年海洋三次产业构成为0.68∶15.03∶84.29,海洋第二产业在整个上海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虽然有所提升,但总量仍然偏小、比重偏低,明显处于弱势,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在上海海洋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

  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4]。

  因此,上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从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而应当全面地考虑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包括海洋自然资源禀赋、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科技和海洋政策等。其中,海洋自然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海洋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海洋科技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泉;海洋政策是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源要素,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只有四种要素同时得到发展,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海洋自然资源禀赋

  海洋自然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海洋资源利用的状况和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等。

  2.1.1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岸线资源、海岸滩地资源、滨海浅滩资源和港口资源等。其中,港口资源是上海海洋空间资源的主体。上海的港口资源,根据其地理分布,可分为洋山港区、长江口南岸港区、杭州湾北岸港区、崇明岛港区、长兴岛南岸港区、横沙汊道港区、横沙岛南岸港区和黄浦江港区共8个。

  2.1.2海洋生物资源

  上海的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包括近岸浮游生物资源、滩涂湿地鸟类资源、主要经济渔业资源、特殊苗种资源和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等。

  经过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上海海洋生物资源数量与质量已日趋下降,海洋渔业资源

  日趋衰退。其主要原因,一是捕捞过度,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二是市区工业污水大量排入长江口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渔业资源幼体发育;三是由于铜沙、东风沙一带不断围垦,滩涂变化,产卵场所分散等。

  历史上,长江口海域是中国著名的渔场,是多种经济鱼类的产卵、索饵、洄游场所,也是上海市海洋捕捞的主要区域。但近十多年来,因过度捕捞以及海域生态环境变化,长江口渔业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水生生物产量明显下降[5]。

  2.1.3滨海旅游资源

  上海的滨海旅游资源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造风景。上海的滨海旅游业以发展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及浦东、奉贤、金山的滨海地区为重点,实现以滨海风光、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功能开发。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东滩林湿地、奉贤海湾、宝山横沙岛、南汇嘴滨海、浦东华夏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滨海旅游区已规划成型,滨海旅游业将成为未来上海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的新亮点。

  2.1.4海洋可再生能源

  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及海岛风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储量大、可再生等特点。上海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海洋风能、海洋波浪能和海洋潮汐能。

  2.2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使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遭到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打破,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一类是不合理的、超强度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类是海洋环境空间不适当地利用,致使海域污染的发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6]。

  《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自2006年以来,上海海域生态系统基本保持

  稳定,总体仍处于亚健康状态,季节性差异明显。具体而言,上海海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铅、汞和油类,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清洁海域面积明显大于枯水期(2月和11月)。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涉海)工程区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其功能要求。海洋倾倒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7]。

  2.3海洋科技

  海洋科技创新是促进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泉。《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坚持科技兴海”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第一原则。上海拥有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中心、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东海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上海的海洋科技资源比较雄厚。

  上海的海洋科技不仅研究门类齐全,而且在工程技术上实力较强,尤其在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河口海岸、海洋地质、极地考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有的技术甚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代表当今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领域先进水平的30万t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海洋石油117”号,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七○八所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完成;“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系统”上海示范区,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海洋立体监测的业务化运行系统,它所涉及的仪器和传感器,全部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使中国的海洋环境立体自动监测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0~15年。

  2.4海洋政策

  海洋政策是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源要素,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中国第一个涉及

  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发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需采取的措施等。这对于加快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促使海洋经济各产业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了“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确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布置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的主要措施。这是上海首次将海洋产业列为上海的战略产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渐趋明显。

  海洋自然资源禀赋、海洋科技和海洋政策等要素为上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

  尽管上海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奠定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基础,但海洋产业内部的发展很不平衡,在海洋三次产业构成中,以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体的海洋第三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08年与2005年相比,海洋第二产业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与世界海洋发达国家海洋第二产业占40%~50%的比例相比,上海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而且,在海洋第二产业中,上海仍然以海洋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这些产业不仅总量小,而且比例低,明显处于弱势。

  3.2海陆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

  海洋开发活动是陆地开发活动的延展,因此,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最近几年,上海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上海的海陆产业之间互动机制并不健全,这不仅制约了上海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陆域经济快速增长。

  在空间关系上,上海的陆域集疏运体系建设不平衡,远远跟不上港口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讲,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有赖于沿岸港口、陆域仓储和集疏运体系的配套发展。上海港的货物集疏运方式主要为公路、铁路和水路三种方式,按照吞吐量计算,三者之间的比例为62.5∶37.1∶0.4,而鹿特丹为49∶45∶6。显然,上海港的公路运输比例相对过高,这虽然与上海港的货源腹地主要在长三角地区有一定关系,但更与铁路、水路运输方式目前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有关。从目前状况看,上海港尚未形成多式联运的网络格局。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的生物技术力量雄厚,某些生物工程研究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这些领先成果并未给上海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3.3近海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海岸带处于海洋与陆地的结合部,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其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海陆联动、共同行动。上海近年虽然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采取了积极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海陆部门之间的联动管理缺失,致使近海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

  根据《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在2006年—2010年期间,受陆源污染物的影响,上海近岸海域污染压力居高不下,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长江与黄浦江入海污染物总量庞大,主要污染物为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市政和工业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现象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氨氮、磷酸盐、TOC和CODCr,个别排污口还检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受此影响,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

  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布均偏低[7]。可见,陆地经济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仍然严重,需要相关海陆部门的联合治理。

  3.4河口海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

  上海市海域面积不大,但岛屿资源较丰富,拥有大小岛屿24个,岛屿岸线总长577km,其中有居民岛屿3个,分别为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无居民岛屿(沙洲)21个。上海已开发了7个岛屿,包括崇明三岛、金山三岛和佘山岛,但开发力度不足。

  以崇明三岛为例,崇明三岛包括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黄金岸线交汇处,外可通太平洋,内可联结长江流域与全国各地,具有极为优越的区位条件;三岛土地资源丰富,其陆域总面积为1411km2,位居上海各区县之首;岛上总人口70.4万人,岸线长度为284km;同时,崇明三岛还拥有良好的环境资源,岛上拥有上海地区稀缺的大面积森林公园、国际重要的东滩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自净能力较强。

  但是,崇明三岛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良好的岸线条件和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致使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各项经济指标在上海各区县中均位居倒数第一。以财政收入为例,2010年崇明县的财政收入为28.04亿元;是上海市的五十二分之一,不及浦东新区的十五分之一,与金山区的差距在拉大。上海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发达的城市、落后的岸线、贫穷的岛屿”这一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对于海域面积仅占全国0.2%,大陆海岸线为全国的1%,海水可养殖面积仅为全国的0.12%的上海来说,其海洋开发的后备资源本就“先天不足”,河口海岛资源又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制约了上海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上海的海洋自然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科技和海洋政策为其海洋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条件;然而,海洋产业结构失衡、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海陆互动机制不健全、近海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河口海岛资源开发不足、海洋后备资源有限等因素又成为影响上海海洋经济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海洋生态环境既可能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可能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上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针对上海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明显失衡、海洋第二产业总量偏小和比重偏低的现状,优先发展与自身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密切相关的海洋产业,以海洋船舶和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总成和总包基地,为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强大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其二,针对海陆联动机制不健全的现状,以“海陆一体化”的理念来协调海陆产业的发展、缓解与控制近岸海域陆源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充分利用上海在人才、科技和地理空间上的优势,大力发展与此密切相关的海洋产业。同时,海陆政府部门联合共治,加强入海排污总量控制,提高企业入海排污成本,从而有效缓解和控制近岸及其海域陆源污染。

  其三,针对海岛资源开发不足的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海岛生态经济。对于崇明三岛,应从长三角的整体去考虑其定位,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去着力开发,使崇明岛成为长三角的“海上花园”、长兴岛成为“海洋装备岛”、横沙岛成为“休闲度假岛”和“水源岛”[6]。

  【相关文献】

  [1]王志雄,马俊贤.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0.[2]年鉴编委会.中国船舶工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船舶工业协会,2003—2009.

  [3]龚学平.上海年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10.[4]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5]张艺钟,徐长乐,陈刘芳.上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52-58.[6]徐长乐,向云波,张艺钟,等.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6):501-506.[7]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EB/OL].http://www.eastsea.gov.cn.

篇七: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海洋开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初探唐国建1崔

  凤2【摘

  要】“海洋的世纪”这一称谓是世界各国全面开发海洋的体现。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区域社会、海洋科技、能源开发、海洋权益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国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期刊名称】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4)005【总页数】6【关键词】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战略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shanghai-administration-institute_thesis/020121606457.html

  一、海洋世纪与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是指人类对海洋及其资源进行的所有勘探、开采和利用活动。与人类的种植、游牧等生产活动一样,海洋开发也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一种环境行为,其目的都是期望通过这些生产活动来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在工业化的强大力量推动之下,占地球表面积29%的陆地已经基本被人类的脚印所覆盖。相反,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只有5%左右,尚有95%的海洋都是未知的,尤其是深海区域。

  21世纪被称之为“海洋的世纪”,这意味着海洋的地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海洋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任何一个拥有海洋资源的民族国家在确立国家发展战略上的重中之重。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拥有沿海海域总面积473平方公里,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公里的岛屿海岸线。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域横跨38个纬度,3个气候带,拥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错综复杂,各类海洋资源极为丰富。①与此同时,因为历史、政治等缘故,大多数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能源的开发远远不足,因此,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等状况,海洋开发对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与以往的海洋开发相比,21世纪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将因技术、环境变迁、人类意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其特有的发展趋势,如海洋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将成为主流;海洋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等。

  正是清楚认识到了这些趋势,中国政府才将海洋开发确定为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已经将所有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竞争体系中,而竞争的主体就是各个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同时,几百年的工业化生产已经使得许多人类生存必需的陆地资源面临枯竭,新的发展空间不仅是每一个民族国家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国家生存资源危机的出路。就当前人类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言,新的出路除了向太空发展之外,就是海洋开发。太空科技目前是整个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大量的积累,同时它的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现也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相对而言,人类不仅掌握了很多的海洋开发所需要的科技,而且实践经验也有很多的积累。从最近一两百年的世界发展史来看,凡是最先注重海洋开发的国家,都成为了当时的世界强国。②因此,中国要在21世纪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坚持走海

  洋强国之路。

  二、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

  21世纪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就必须将海洋开发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国家发展战略是指针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所进行的全局谋划。它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方针,也是一个国家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导向。历史上西方强国在近现代的崛起主要就是通过控制海洋来实现的,而导致中国近现代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因此,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再次希望通过海洋开发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时,中国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将海洋开发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各个构成部分之中,以实现国家的海洋强国之梦。

  具体而言,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开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最好,也没有唯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宜的模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只要依据该国的具体国情进行的制定才是最适宜的。并且,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心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要更多地与其他重要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总体而言,源于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其他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方针和重要依据。从宽泛的意义来说,跟经济紧密相关的区域、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规划实质是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载体。

  鉴于此,从当前中国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其理想的经济发展战略至少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改变原来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结构模式。

  从20世纪后期国际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结合当前形势所确定的国家发展纲领来看,陆地资源已经频临耗竭,而外太空领域的资源开发受制于科技的进步,只有占地球大部分面积的海洋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人类也掌握了相应的开发技术。所以,加大海洋开发力度无疑是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亮点之一,而完善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陆产业统筹发展,应该是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第一,海洋开发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性保证。

  自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开发海洋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度达到了4%。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加大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构想,先后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海洋开发的步伐,我国海洋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④

  第二,海洋开发是缓解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枯竭等环境危机的战略性需求。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陆地资源显得越来越有限和稀缺,人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广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等资源。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约是全球农产品产量的1000倍。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广袤的海底还蕴藏着多种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⑤

  第三,海洋开发是缓解当前世界性就业压力的战略性举措。

  海洋开发与利用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海洋产业群,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就业。以我

  国为例,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就业。《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42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0万人。

  第四,海洋开发是促进世界经济自由化的战略性部署。

  当前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发展趋势实质就是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如WTO(世界贸易组织)和APEC(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因此,海洋开发对促进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海洋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在船舶、潜水器等运载工具的基础上,海水就成了一种交通介质。海洋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海上航道是天赐之物,无需耗费巨资建造和维修就可以进行洲际运输,环球航行。人类的发展史已经表明,海洋是重要的国际交往与文化交流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海洋开发对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里,人口向沿海的城市流动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以14个沿海城市为窗口,现在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成为了沿海各省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因此,海洋开发不仅仅涉及到沿海区域,也涉及到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从中国区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这与中国加强海洋港口建设,促进海外贸易等海洋开发措施是紧密相关的。中西部地区则因地理位置所限,在发展时间、条件、意识等各个方面都要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是限制东部的发展来实现区域间的均衡,而应该通过保持东部的发展优势来带动中西部的发展。这一点在中国最近十几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得到了证明。要缩小东部对中西部自然资

  源的依赖程度,同时又要保持东部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加大海洋开发力度,从广阔的海洋中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

  第一,海洋开发是沿海区域确保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海洋开发与利用大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沿海地区成为人口集中、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地区,许多沿海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海港和物流中心,如上海、青岛、深圳等沿海城市。但是,目前沿海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的供给上主要还是依赖内陆输入,这种状态在内陆资源日益耗竭情况下必然会妨碍沿海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沿海区域要到更广阔的海洋中寻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

  第二,海洋开发是协调区域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区域社会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的循环,即资金、资源和人口越集聚东部,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差距越大,资金、资源和人口就越往东部集聚。所以,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除了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之外,开辟新的生产和消费场所以引导资金和人口的转移就显得非常必要。显然,海洋开发不仅为资金转移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开采新资源发现了新的场所。因此,海洋开发不仅缓解了东部人口拥挤等问题,也缓解了中西部的资源开采和运输压力,为中西部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的基础。

  3.海洋开发对科技发展的战略意义

  科技发展战略是指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针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所作出的重大的全局性谋划。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历,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从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海洋科学技术能力是参与世界海洋竞争的关键。⑥当前整个世界高速发展的海洋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表明⑦,掌握

  先进海洋技术的强国在解决国内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生态恶化、能源耗竭等问题上明显要优于其他拥有同类问题的国家。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虽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整体上远远落后于其他海洋强国。在海洋能源探测和利用、海水及各种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海资源的探测和开发、海洋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中国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些海洋技术的发展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国家的生产力,改变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

  第一,海洋开发是新型科技发展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地球系统”思想的形成,地球系统科学成为最前端的科学。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就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之一。⑧显然,作为地球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必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作为总体上一直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中国,要想在世界科技领先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从这种新型科技发展领域入手。

  第二,海洋开发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实践的重要途径。

  太空和海洋是21世纪人类新拓展的发展空间和重要资源。相比于太空开发,海洋开发更具有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海洋领域拥有广阔的未开发空间和资源。单就深海领域而言,那里不仅存在广阔的处女地,而且许多新的生物资源和能源都有待人们去发掘。这些海洋开发活动将会直接缓解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等困境。因此,“海洋科学技术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科技领域之一”⑨。海洋开发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指导,但科技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依赖海洋开发来检验。

  4.海洋开发对能源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为基础的。其中,石油自工业化进展以来就一直占据着主导能源的地位,这个时代也被称之为“石油时代”。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长期的能源供应保障,是一个国家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物质基础。然而,正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前主席谢克·亚曼尼所预测的那样:“石器时代没有因缺乏石头终结,石油时代将在世界耗尽石油很久之前终结”。⑩寻求石油的新来源或者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为确保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耗国。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的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首先,在资源赋存上,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其次,在能源消费上,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不均衡状态不仅加大了能源资源的开发难度,而且增加了能源的运输和利用成本。要转变当前中西部能源东部化的状况,就必须大力开发海洋能源。

  第一,海洋开发是缓解陆地能源危机的战略需求。

  广阔的海底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世界各国早已经将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作为确保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就全世界范围来看,海洋石油的产量增长远远快于陆地石油。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间,全球在海上开采石油的国家就从12个增加到了40个。以英国为例,在20世纪最后5年,英国政府对北海油田的总投资为233亿英镑,使得海洋石油产值在海洋产业年产总值中占据20%左右。?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海洋能源开发严重不足,但

  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海洋开发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举措。

  从已有的统计信息资料来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确保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广阔海域中所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以及潮汐、破浪、潮流、温差等可再生能源必然会成为21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的首要选择。

  5.海洋开发对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意义

  中国人的海权意识一直就很薄弱。在明清之前,中国内陆的丰富资源足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政治的缘故,“闭关锁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完全给压制了。中日甲午战争应该是中国人首次意识到海军对于确保海权的重要性。这种薄弱的意识使得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在海洋开发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如海洋资源被掠夺、海洋开发被阻扰、南海的海域被分割、一些岛屿被侵占,以及其他海洋强国凭借其海权的强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等构成的系列挑战,等等。

  当前中国对海洋权力(seapower)追求还只停留于捍卫合法的海洋权利(searight)。?有人认为,中国海权是指“对本国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的实际管辖和控制能力,在受到他国武力攻击或别国在本国海域内违反国际法及本国法律时拥有反击能力”,以及“具有公海自由航行、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权力等”?。显然,由于中国海上力量的薄弱,这些权力很多都未能得到保障。

  因此,海洋开发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海洋开发是国人海权意识觉醒并得以普及的主要驱动力。

  “海权与一个国家经济利益的关系首先体现在海洋资源对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海洋开发主要就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国人的海权意识必然会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而普及并深化。

  第二,海洋开发为增强中国海权维护力量提供了基本保障。

  尽管美国人马汉认为影响海权的6大要素是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素质和政府性质,但是,这6个要素在海权上的实质体现仍然是海军力量。海军力量的强大必然基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海洋开发是中国实现“海洋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当前许多海洋权益受到侵害,就是因为我们的海上力量还很薄弱。能够确保的海洋权益多停留于主权范围,甚至还有一些主权范围的权益也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如台海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海洋权益问题。所以,中国海军作为中国海洋军事力量的主干,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三,海洋开发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海洋开发的顺利进行,而海洋开发的结果是海洋权益得以维护的实际体现。制海权对于近现代大国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维护海洋权益只是获得制海权的第一步。中国要走海洋强国之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已经因为明清的“闭关锁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错过了近现代的海洋开发浪潮,如果我们再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纠结于国家内部的争论,这就必然使中国再次错过世界性的海洋开发浪潮。

  三、结论与讨论

  海洋开发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但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目前面临着两个关键性的先天不足。首先,海洋开发的起步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海洋强国。不说公元1500年之后的历史,单就20世纪而言,其他海洋强国早在60年代就已经纷纷制定并实施了该国的海洋开发战略。中国直到20世纪末期才开始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其次,中国海洋开发面临着周边邻海国的重重阻碍。这些阻碍主要是源于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所遗留的海域主权争端问题。现实中,这些争端使得中国无法自由地在本国海域中进行各种开发活动。

  鉴于此,实现未来海洋强国的中国海洋开发战略设定必须先要克服这两个困难,再依据中国发展的国情做出具体的架构。就具体的战略内容而言,要实现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在海洋开发战略设计上就必须做到:(1)战略指导思想的政治性;(2)战略目标的全局性;(3)战略重点的针对性;(4)战略措施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确保战略实施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实现战略意义去展开,从而真正实现海洋强国的最终目标。

  注释:

  ①黄良民:《中国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第324页。

  ②殷克东、卫梦星、孟昭苏:《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与演变》,《经济师》2009年第4期。

  ③徐质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④国家海洋局政府网站,http://www.soa.gov.cn/soa/hygb/jjgb/A010906index_1.htm

  ⑤李靖宇,赵伟等著:《中国海洋经济开发论:从海洋区域经济开发到海洋产业经济开发的战略导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⑥殷克东、卫梦星、孟昭苏:《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与演变》,《经济师》2009年第4期。

  ⑦马吉山、倪国江:《我国海洋技术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10年第6期。

  ⑧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⑨李珠江,朱坚真主编:《21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⑩《联合国粮食与农业合作组织(FAO)公共文库:世界渔业与水产养殖状况》(中文版2006),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fao.org

  ?

  徐质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72-73页。

  ?

  张文木:《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10年,第6页。

  ?

  章示平:《中国海权》,人民日版出版社,1998年,第288-291页。

  ?

  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时事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崔

  凤

  男(1967-)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shanghai-administration-institute_thesis/020121606457.html

推荐访问:海洋发展因素研究对中国的相关性 相关性 中国 海洋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