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5篇

时间:2022-11-26 08:40:08 来源:网友投稿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5篇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2下发10起典型案例  1.山东烟台栖霞市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2021年1月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5篇,供大家参考。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5篇

篇一: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2下发10起典型案例

  1.山东烟台栖霞市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2021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847.33万元。发生原因:笏山金矿井口实施罐笼气割作业产生的高温熔渣块掉入回风井,碰撞井筒设施,弹到一中段马头门内乱堆乱放的炸药包装纸箱上,引起纸箱等可燃物燃烧,导致雷管、导爆索和炸药爆炸。主要教训:一是井下违规混存炸药、雷管。企业长期违规购买民用爆炸物品,违规在井下设置爆炸物品储存场所,且炸药、雷管和易燃物品混合存放。二是违规进行气焊切割作业。进行气焊切割作业时未确认作业环境及周边安全条件,井筒提升与井口气焊违规同时作业。三是安全管理混乱。笏山金矿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尤其是民爆物品储存、领用、搬运以及爆破作业情况管理缺失,对外包施工队以包代管,只包不管;承包方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业人员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未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当日井下作业现场没有工程监理。四是地方有关部门监管责任未有效落实。地方公安部门对民爆物品销售、运输、储存和使用等方面监管不到位;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对企业及外包施工单位管理混乱等问题监督不到位。五是地方党委、政府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不力。未认真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民用爆炸物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职责,栖霞市党委、政府迟报瞒报事故。2.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白杨沟丰源煤矿“4·10”重大透水事故2021年4月10日,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白杨沟丰源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067.2万元。发生原因:丰源煤矿违章指

  挥、冒险组织掘进作业,在相邻煤矿老空积水压力和掘进扰动作用下,相邻煤矿老空水溃入丰源煤矿回风顺槽,造成重大透水淹井事故。主要教训:一是拒不执行停产指令。丰源煤矿在隐患未整改完毕、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明确不予批准复工的情况下,擅自恢复掘进作业。二是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在掘进面出现明显透水征兆后未及时撤人,继续冒险组织掘进作业。三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查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分布范围及积水情况,边探放水边掘进,探放水工作未按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抢工期、赶进度,违规下达掘进进尺指标,上级公司管理层级多、安全管理弱化。四是技术服务机构出具报告与事实不符。承担丰源煤矿技术服务业务的有关单位未认真履行职责,技术文件审批把关不严,出具报告与实际不符。五是地方安全监管不到位。对丰源煤矿防治水隐患未跟进监督整改。

  3.山西忻州代县大红才铁矿“6·10”重大透水事故2021年6月10日,山西忻州代县大红才铁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935.95万元。发生原因:大红才铁矿违规开采主行洪沟下方保安矿柱,造成主行洪沟塌陷,降雨汇水径流沿塌陷坑进入采空区,与未彻底治理的采空区积水相汇,积水量迅速增加,水压增大,突破违规在1310米水平采矿作业形成的与1320米采空区之间的薄弱岩层,导致透水事故发生。主要教训:一是长期以“基建”名义违法组织生产。该矿不按设计要求施工,擅自打开废弃封堵硐口,任意开掘采矿工作面,违规开采保安矿柱,长期以采代建、超能力生产。二是违规冒险组织作业。早在2020年8月该矿就发现1348米水平和1320米水平采空区积水存在重大隐患,治理不彻底,事故发生前发现透水征兆后仍未治理,冒险组织作业。三是层层转包分

  包。违规将井下采掘作业承包给多个施工单位,而后再转包,对承包单位转包分包不管理,现场管理混乱,井下交叉作业,事故发生时有多个采掘作业面违规生产。四是安全基础薄弱。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未经培训合格就上岗作业,火工品使用管理不规范。事故发生后未按规定报告事故。

  4.青海西海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柴达尔煤矿“8·14”溃砂溃泥重大事故2021年8月14日,青海西海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柴达尔煤矿发生顶板抽冒导致溃砂溃泥重大事故,造成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391.02万元。发生原因:柴达尔煤矿+3690综放工作面架前多次发生局部片帮冒顶甚至出现液压支架被“压死”以及工作面被封堵,但该矿未采取有效防范治理措施,违章指挥继续冒险进行清淤,强行挑顶提架导致顶煤抽冒,大量顶煤、渣石以及水混合物呈泥石流状迅速溃入工作面及运输顺槽,导致事故发生。主要教训:一是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隐患排查不到位。柴达尔煤矿由露天开采转为井工开采后对地面露天采坑存在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彻底。二是工作面顶板管理不到位。柴达尔煤矿未按规定进行综放开采可行性论证,综放工作面支架架型不合理、支护强度较低,事故前工作面已出现支架顶部顶煤冒落、架前煤壁变软、渣石底部松动、支架支撑力不足和不均衡等顶板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三是违规组织生产作业。柴达尔煤矿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在有关证照被暂扣的情况下仍违法违规组织采掘作业。四是安全管理混乱。柴达尔煤矿部分工人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工伤保险、未参加安全培训即入井作业,个别工人入井不携带人员位置监测标识卡。五是上级公司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西海煤炭开发公司未果断停止柴达尔煤矿+3690综放工作面作业;青海运输集团对西海煤

  炭开发公司股份制混改后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盲区失管失察。5.河北邯郸武安市冶金矿山集团团城东铁矿“2·24”较大坠落事故2021年2月24日,河北邯郸武安市冶金矿山集团团城东铁矿发生较大坠

  落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45万元。发生原因:该矿违规从主井上下人员,采用非标提升容器运送人员,且未采取安全措施;井筒梯子间平台梁、隔离网严重锈蚀、变形,隔离网向外突出,井筒提升容器在提升人员过程中,与梯子间隔离网发生挂扯,导致提升容器翻转,造成人员坠井。主要教训:一是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对提升系统定期检查维修,发现隐患未及时处理;提升绞车、提升钢丝绳未按规定期限检测;罐道钢丝绳直径和拉紧装置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二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三是瞒报事故,蓄意破坏现场和毁灭证据。四是武安市冶金矿山集团对团城东铁矿管理缺位。改制推进不力,致使企业隶属关系长期混乱,安全生产职责不清。五是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不力,日常检查不深入、不彻底,对团城东铁矿瞒报事故行为失察。

  6.山西华阳集团石港煤业有限公司“3·25”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21年3月25日,山西华阳集团石港煤业有限公司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00万元。发生原因:石港煤业15210进风巷掘进工作面瓦斯预抽时间短,抽采不达标,综掘机割煤作业诱导煤与瓦斯突出。主要教训:一是隐瞒突出预兆,冒险组织作业。该矿在明知施工防突措施孔出现喷孔、卡钻等动力现象,刻意隐瞒突出预兆,编造虚假瓦斯

  含量数据,冒险安排掘进作业。二是瓦斯治理措施不到位。该矿在地质构造带施工的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钻孔未穿透巷道顶部的构造煤;规定有效抽采时间不得少于60天,但实际仅预抽22天。三是防突管理工作不到位。该矿未按规定由总工程师负责防突技术工作,防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突出矿井安全管理经验,未考察预抽煤层瓦斯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超前钻孔排放半径,未及时收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等。四是上级企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不严格。华阳集团未组织对石港煤业保护层开采可行性进行论证,对该矿防突设计审批和措施变更把关不严。

  7.贵州毕节金沙县黎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东风煤矿“4·9”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2021年4月9日,贵州毕节金沙县黎明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38.22万元。发生原因:东风煤矿109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和局部防突措施不到位,预抽瓦斯钻孔未覆盖掘进区域,施工超前排放钻孔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主要教训:一是隐瞒重大隐患,蓄意逃避监管。该矿采用将甲烷传感器放入压风自救袋或风筒内等方式人为造成甲烷传感器失效;隐瞒井下存在突出预兆的重大隐患,并在监管人员到矿检查时隐蔽现场真实情况。二是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掘进工作面已出现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后,未按规定重新执行区域措施。三是安全技术管理混乱。该矿未明确安全管理与岗位职责;未查明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等情况,未执行两个相向煤巷掘进工作面之间距离不得小于60米的规定。

  8.河南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6·4”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2021年6月4日,河南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92.39万元。发生原因:第六煤矿3002下顺槽工作面预抽钻控制范围存在空白带,防突措施未消除突出危险,综掘机割煤扰动煤体诱导煤与瓦斯突出。主要教训:一是防突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该矿未根据3002下顺槽煤层厚度、底抽巷距煤层法距变化情况修改区域防突设计;3002下顺槽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效检钻孔布孔不合理、达标评判不正确。二是防突现场管理不到位。该矿在验收穿层钻孔时没有发现大部分穿层钻孔未穿透煤层、未按措施要求敷设筛管的问题,在掘进作业过程中发现后也未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三是上级公司安全责任落实有差距。鹤煤集团对第六煤矿防突措施设计审批不认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审查不严格,对第六煤矿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监督检查不到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对该矿存在的问题跟踪督导、落实整改不到位。

  9.陕西榆林榆阳区华瑞郝家梁矿业有限公司“7·15”较大水害事故2021年7月15日,陕西榆林榆阳区华瑞郝家梁矿业有限公司发生较大水害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82.8万元。发生原因:该矿综采工作面切眼布置于十八墩河支沟河床下方,受采动影响顶板防塌、防沙、防水煤(岩)柱失效,造成采空区顶板局部抽冒,上覆含水层及地表水裹挟泥沙溃入工作面,导致事故发生。主要教训:一是工作面顶板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时工作面个别支架接顶不实,成为采空区顶板局部抽冒时泥沙溃入工作面的通道,且工作面存在超限高开采现象,加大了采空区顶板抽冒的风险。二是冒险组织作业。在工作面出现架前漏矸,架后掉红土块等现象的情况下,仍组织工人冒险作业。三是防治水管理不到位。该矿无防治水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采

  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包代管,对托管方提交矿井水文补勘设计未落实施工。四是未严格执行停产监管指令。该矿在向监管部门申请整改但未取得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组织30108综采工作面带负荷调试生产,至事故发生时推采约19米。五是安全管理混乱。该矿多名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未设立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违规将井下综采生产、掘进工程承包给两家公司,事故当班入井人员中有23人未携带定位卡。

  10.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猴子田煤矿“11·10”较大顶板事故2021年11月10日,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猴子田煤矿发生较大顶板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44.4万元。发生原因:猴子田煤矿110702回风联络斜巷处于地质构造带,作业人员空顶维修作业导致顶板失稳、冒落。主要教训:一是违章指挥,违规安排维修作业。猴子田煤矿在没有编制维修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擅自打开密闭组织维修作业。二是风险研判意识不强。该矿未分析110702回风联络斜巷遇地质构造、前期顶板已冒落、巷道超高不易支护的风险,未采取有针对性安全措施、违章空顶作业。三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除配备9名安全管理人员外,没有配备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齐,事故地点当班没有安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于形式,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未按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入职培训。违规使用已淘汰的木支护。四是不按规定报告事故,贻误事故抢救,冒然组织抢险救援,导致发生次生灾害。五是上级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掌握猴子田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检查不严不实。

  

  

篇二: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一讲-1检查应考人员对生产领域中危害因素类别和辨识措施旳掌握限度;二、重点、难点:

  熟悉安全生产中重要危害因素旳类别;三、内容解说:1.1危险、危害因素旳概念及分类危害是指也许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旳本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旳也许性与后果旳结合。总旳说来,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导致伤亡或影响人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导致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旳因素。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旳特点和效果,一般将其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期间范畴内旳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以辨别,统称危险、危害因素。客观存在旳危险、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旳设备、设施和场合,都也许成为危险、危害因素。一、生产活动中重要危险、危害因素旳类别危险、危害因素尽管体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因此能导致危险、危害后果(发生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导致物旳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等方面因素旳综合伙用,并导致能量旳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扩散旳成果。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旳主线因素。(一)危险、危害因素产生1.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旳本源,也是最主线旳危险、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旳能量越大、存在旳危害物质旳数量越多,系统旳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

  动,就需要相应旳能量和物质(涉及有害物质),因此生产活动中旳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旳,是不能完全消除旳。(1)能量就是做工旳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也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应能量旳能源和能量旳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也许是危险、危害因素。(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旳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旳效能,也是重要旳危险、危害因素。2.失控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涉及有害物质)按人们旳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同步又必须结束和控制这些能量及有害物质,消除、减少产生不良后果旳条件,使之不能发生危险、危害后果。如果发生失控(没有采用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能量、危害物质旳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失控也是一类危险、危害因素,它重要体目前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3

  个方面。此外环境因素是引起失控旳间接因素。(1)故障(涉及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组件等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涉及安全功能)旳现象。故障旳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近性或突发性。导致故障发生旳因素很复杂(设计、制造、磨损、疲劳、老化、检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和其她系统旳影响等),通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分析总结可使多数故障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掌握各类故障发生旳规律是避免故障发生旳重要手段,这需要应用大量记录数据和概率记录旳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2).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旳行为(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背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操作措施等具有危险性旳做法)。人员失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是引起危险、危害因素旳重要因素。人员失误在规律和失误率通过大量旳观测、记录和分析,是可以预测。国内《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原则》(gb6441—1986)附录中将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导致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替代工具操作、物体寄存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合、攀坐不安全位置、在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节、打扫等)、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忽视使用必须使用旳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品、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解决错误等13类。

  (3).管理缺陷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旳,在预测、分析旳基本上进行旳筹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避免发生事故和人员失误旳有效手段。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旳重要因素。(4).客观因素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失控旳间接因素。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一讲-2(二)危险、危害因素旳类别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旳基本。危险、危害因素旳分类措施有许多种,这里简朴简介按导致事故、危害旳直接因素进行分类旳措施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旳措施。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旳直接因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t)旳规定,将生产过程中旳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l.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她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她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她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她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她振动)。(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

  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她运动物危害)。(8)明火危害。(9)能导致灼伤旳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她高温物质)。(10)能导致冻伤旳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她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涉及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

  

篇三: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在进行修理时在没有得到批准动火的通知又没有安全监护人员在场监护也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本人未持特种作业证的情况下3人不听劝阻违章动火作业用电焊焊接喷漆室脱落的铰链致使焊渣从未遮挡好的空隙溅落到喷室门内下面地沟内引燃地沟内的积漆从而导致这起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有关事故案例

  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2004年6月8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一、事故经过6月8日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这天11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类似于这样的事故,一般出现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都不严格的中小企业,或者出现在加班、夜班等特殊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作业人员也比较容易马虎,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此而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出,特别是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的推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例如实行计件工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办法,会造成残次品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会造成忽视安全事故增多。这是从这起事故中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2、要求车工必须按规定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敞开的衬衫或外套。留有长发时要戴防护帽或头巾,头巾或领带的端头要仔细塞好。3、车床操作工在开动机床前,要详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机床,并作空载试验。

  

  案例二违章戴手套操作车床造成断臂事故2004年10月10日,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一名车工在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进行操作,不幸被旋转的工件卷入,造成右手手臂被铰断事故。一、事故经过10月10日13时15分许,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车工蒯某某(女,23岁),操作C260车床加工曲柄轴,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用八寸半圆锉修整毛刺。修整中因右手戴的帆布手套口被旋转的工件毛刺挂住,右手腕部被旋转的工件铰、缠,右手腕当即被铰断,右臂尺骨、桡骨外露2/3,皮肤肌肉脱套,无法再植,后将右小臂截去2/3。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者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操作。此外,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修理加工工件的毛刺,能省时省力,但不值得提倡,尤其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经验的新工人来讲,更不应该提倡这种操作方式。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只顾生产经营,放松了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够。二是作业环境较差,或者加工工件过于粗糙,不戴手套害怕伤手。三、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操作者必须穿紧身工作服,袖口不能敞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为什么不能戴手套操作?其原因是戴上手套后容易被旋转的机械或工件卷入,造成伤害。这种规定属于常识性和硬性规定,不能有丝毫的通融,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是必须遵守的规定。在这个事故案例中,操作者为什么要戴手套操作呢?一是怕伤手,二是有侥幸心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违章行为可能是习惯性违章,以往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后未及时纠正,并且安全教育也不够。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1、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要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

  违章操作造成事故。需要注意的是,新职工的违章操作通常不是习惯性违章,而是由于缺乏知识、缺乏经验造成的。因此,班组长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安全工作要跟上(必须坚持“五同时”),师傅在传授操作技术时一定要传授安全规程、安全操作经验。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出该厂在新职工上岗操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安全管理存在着漏洞。车间领导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切实从中吸取血的教训,真正树立安全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技术部门应根根冲压机械状况,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认真排查,完善工艺安全技术条件,包括每种模具送、取料安全措施方式并制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按期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严格考核。2、企业、车间、班组都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监控和考核力度,认真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对查出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等,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肃处理。3、要加强临时用工管理,对临时用工要严格执行有关用工规定,真正做到谁用工、谁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坚决杜绝用工管理中存在的脱节现象,杜绝违章和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更换模具严重违章操作导致伤手事故1997年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一名冲压工在更换模具时严重违章操作,造成断指事故。一、事故经过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冲压工杨某某操作100t开式双柱压力机,加工802缸盖螺栓。生产一段时间后,因模具拉毛需要更换(此机为单人单机生产),杨某某在未关掉电源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单人站在设备操作工位处卸上模具。上模具滑块突然下落,杨某某右手被突然下行的压头压住,造成右手食指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剪切工陈某某在操作中发现了机床有故障,不停机请维修工修理,而用手去拉动拉杆违章冒险盲干,同时未按规定着装,造成意外伤害。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离合器拉杆与动铁心连接销经常脱落,设备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未采取根治措施。三、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在这起事故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设备存在问题是一个因素,操作者未按规定着装也是一个因素,两个因素相比较,设备因素是主要因素,因此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解决设备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问题,是防范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此外,夏季炎热,如果车间通风不良,没有有效的降温措施,就难以保证工人在操作中整齐着装,尤其是夜班工作,安全管理相对松懈的时候,更难以保证整齐着装,所以改善车间工作条件也是降低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案例七砂轮安装使用不当造成伤眼事故1998年3月14日,四川省某冲压厂在生产过程中,一名工人在使用手持气动砂轮机时,砂轮突然发生爆裂,造成左眼伤害事故。一、事故经过3月14日9时20分许,四川省某冲压厂在生产过程中,该厂工模科钳工组模具修理钳工王某,手持新采用的角式气动砂轮机(S125)在修理模具时,砂轮突然发生爆裂,碎片将王某佩戴的防护眼镜打碎,伤及左眼。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急忙将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脱险。二、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经检验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某所使用的角式气动砂轮机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在树脂钹型砂轮上叠加一片钢浴砂轮纸作为加工磨料,安装时未加软垫,造成砂轮压不紧,致使砂轮摆动,且王某手持砂轮机方向不当。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厂在风动工具的管理上有漏洞,未严格落实“四新”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尤其是工模科磨具、磨料工艺一览表及安全作业指导书不完善,未严格执行审报审核制度,对模修作业新采用角式风动砂轮机未纳入工艺,制定相应的使用安全管理规程。二是该厂的岗位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具体防范措施不到位,存在漏洞。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从事故发生的情况看,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既有操作者的责任,又有管理上的责任,但主要是操作者的责任。操作规程规定,使用砂轮机时必须正确安装和紧固砂轮,更换砂轮时,要用声响检查法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并校核砂轮的圆周速度是否合适,切不可超过砂轮的允许速度运转。磨削前,检查砂轮是否松动,有无裂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牢靠,发现有问题时不准开机。在这起事故中,操作者安装砂轮明显不符合规定要求。操作者之所以未按规定要求安装砂轮,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懂,不会正确使用。二是粗心大意,忽视安全。两个原因中,后一个原因可能是主要原因。所以,针对事故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针对全厂风动工具品种多、使用情况复杂的现状,责成有关科室举办风动工具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结果,切实提高操作工人的安全操作技能。2、强化落实“四新”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制定出安全可靠的管理规程,严格磨料、磨具的使用审批手续。3、在全厂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落实整改,堵塞管理

  

  漏洞,强化各生产单位及科室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严格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

  案例八铸造混砂机死亡事故一、事故经过

  某工厂铸造车间配砂组老工人张某,经常早上提前上班检修混砂机内舱,以保证上班时间正常运行。X年X月X日07:20,张某来到车间打开混砂机舱门,没有在混砂机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便进入机内检修。他怕舱门开大了影响他人行走,便将舱门带到仅留有150mm缝隙。07:50左右,本组配砂工人李某上班后,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是否有人工作,便随意将舱门推上,顺手开动混砂机试车,当听到机内有人喊叫时,大惊失色,立即停机,但滚轮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混砂机停稳后,李某与刚上班的其他职工将张某救出,张某头部流血不止,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立即上报,07:55工厂卫生所医务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张某做了止血包扎,随车立即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但由于头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于08:40死亡。二、事故原因1、张某进入混砂机内检修,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是事故的主要原因。2、配砂工人李某试车前,没有预先检查机内是否有人就推上舱门,致使混砂机的舱门连锁开关安全装置失效,随后又启动混砂机,是发生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3、车间领导对配砂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够,执行“挂警告牌、并有人监护,不准一人独自作业”的制度不严格,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程序失控,存在随意性。三、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1、张某在检修混砂机内舱前,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也没有找人监护,就独自进入机舱内检修,严重违反了《检修混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充实《检修混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内容,在进人混砂机内工作时,除了切断电源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外,必须请电工取下保险丝由进入机内的检修人员随身保管,并派人在机外监护,防止事故发生。2、技术措施(1)车间技术股组织对所有混砂机的门机连锁安全控制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灵敏可靠。(2)对混砂机舱门进行改造,加装限制关门机构,由进入机舱维修者控制,否则不能将舱门关闭,保证连锁开关的有效性。

  案例九在吊起的机盖下作业被砸身亡事故1999年7月14日,河北省某化工厂一名维修工,在维修一台粉碎机时麻痹大意,在被吊起的机盖下违章作业,被突然落下的机盖砸死。一、事故经过7月14日12时40分,河北省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粉碎工序一台粉碎机发生故障,维修工陈某前来检查修理。经修理后,进行开机运行,但是运行仍不正常,于是再次将机盖吊起0.6米高。在无任何支撑安全措施情况下,维修工陈某伸头向机内观看,此时吊绳突然断裂,机盖落下,维修工陈某被当场砸死。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维修工陈某麻痹大意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厂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作业现场安全工作无人监管。二是起重吊绳存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更换。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按照起重规程规定,起重区域周围应设置警戒线,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过;被吊物悬空时,严禁行人在吊物和吊臂下停留或穿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一切吊运中的物体都有坠落的可能,物体坠落就有伤人的可能。引起吊运物体坠落的因素包括:由于地面人员对吊物捆得不牢;所吊物体超重;吊物上还有其他分离的物件,未及时被清除;吊具的各种缺陷引起吊物附件落下来;起重机本身的安全装置失灵失效;司机操作失误;突然失电制动失效等等。故此,凡有起重机械运行作业的岗位规定中,都要求地面人员及时避让吊物,不准进入吊物下方,更不准在吊物下方作业,对操作司机则要求不准将吊物从人的上方运行。在这起事故中,维修工陈某在悬吊物下方作业,属于严重违章行为,维修现场其他人员对此不加制止,说明该厂职工的整体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都没有到位,该厂应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是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搞好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督促查出隐患的整改工作,努力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三是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要严肃规章制度,对于严重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且予以严厉处罚。

  案例十违章启动发动机造成伤害事故1993年12月20日,某建筑公司汽车修理车间在修理一辆自卸汽车时,因疏忽大意,违章启动发动机,导致一名正在修理作业的修理工不幸死亡。一、事故经过12月20日8时,某建筑公司汽车运输处驾驶员刘某某驾驶大型自卸车从沙石料采石场返回修理车间维修。车停好后,他向修理班长唐某某讲述了要维修的部位和处理意见。唐某某决定自己与修理工曹某一起修理。二人先后钻进汽车底盘下面,曹某拆左侧助离器钢碗,唐某某拆右侧助离器钢碗。拆下后经检查发现钢碗磨损过度,需要更换。因车辆承包,修车费用需要司机刘某某出,刘某某见此情况同意更换,于是和唐某某一起去仓库领钢碗,此时,

  

  修理工曹某仍在车下拆卸转动轴。约9时左右,唐某某、刘某某领回新的钢碗。刘某某对唐某某说,把车厢顶起一点便于修理。唐某某忘记曹某还在车下,表示同意。刘某某即进入驾驶室启动发动机,曹某此时已拆下传动轴轴后方向节,但未从花键套中抽出。当刘某某启动发动机时,花键带动传动轴旋转,使未固定的传动轴扇形甩开,击中正在作业的曹某头部,造成左右颅骨粉碎性骨折、重度脑损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司机刘某某粗心大意,明知车辆正处于维修状态,违章启动马达,违反“修理汽车时,变速杆要放在空挡位置,严禁任何人在驾驶室摆动启动装置”的规定。二是修理班长唐某某责任心不强,在修理时安排修理工曹某一同拆卸助离器钢碗,领料回来后,未检查车底情况便同意司机启动发动机,严重违章作业,从而酿成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不严,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之所以发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反修车操作规程,这是我们经常强调要注意的;另一方面是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这方面经常被我们所忽视。从这起事故以及类似的事故来看,安全技术措施更为重要。在车辆维修作业中,可以参考电工挂牌安全作业的方法:当电工进行线路维修时,或者进行电气维修时,在电闸上挂上安全牌,禁止合闸送电,作业完成后取下安全牌后,才允许合闸送电,这样可防止误送电事故的发生。在这起事故中,如果也采取悬挂安全牌的方法,事故当事人就可能不会发生错误的操作,这起事故也就可能不会发生。所以,施工单位要通过这起事故吸取教训,建立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采取可行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而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十一清理配电柜麻痹大意触电烧伤事故2003年9月28日,江苏省某工具制造厂为了迎接国庆前的安全检查,全厂打扫卫生,一名电工在清理配电柜灰尘时,不慎触电烧伤。一、事故经过9月28日,江苏省某工具制造厂为了迎接国庆前的安全检查,全厂打扫卫生,搞安全文明生产。按照工厂的安排,电工赵某某负责清扫所有配电室、配电柜和配电箱的卫生,准备迎接安全检查。上班后,赵某某清扫了车间的配电室的配电柜和配电箱,然后拿起毛刷到$号配电柜后面,清扫空气开关三相铝排母线间的尘土,在清扫中只听“砰”的一声,全厂顿时停电。厂长以为供电局停电,忙到配电室查看,只见屋里烟雾弥漫,配电室$号配电柜的铝排被烧断,赵某某上身穿的的确良衬衣烧得卷缩在一起,衣服烧焦了一半,右手、右臂、右胸、右腋下和脖子大面积烧伤。厂长立刻派人将他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为2度烧伤。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工赵某某使用的毛刷绑有金属护套,在清扫尘土时,由于母线间的空间小,金属护套碰到了三相电源中的一相,发生了短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工赵某某在清扫时,既没有拉闸作业,也没有安全监护人,又没有正确穿戴好电工应穿的劳动防护用品,以致造成这起烧伤事故。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这起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麻痹大意应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是非正式作业,只是打扫卫生,思想上放松警惕,也就没有按照规定去做,正是在这种思想放松、麻痹大意的状态下发生了事故。应注意的是,许多事故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电工是特殊工种,又是危险工种,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是要加强电工及相关作业人员的管理、培训

  

  和考核,提高电气作业技术水平和电气安全水平。二是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案例十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发生的触电事故2003年7月17日,河北省某厂二车间一名焊工在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时,发生触电事故,因抢救无效死亡。一、事故经过7月17日下午,河北省某厂二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焊工商某某(男,21岁)操作电焊机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由于天气炎热,车间通风不畅,商某某工作得满头大汗。15时15分左右,焊工班班长王某某来检查时,发现商某某躺倒在地上。王某某最初误认为是中暑,抢救时才发现是触电,急忙关闭电焊机,对商某某进行急救,但终因触电时间过长,抢救无效身亡。二、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经现场勘查分析,确定导致商某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所用焊把末端因绝缘破损而漏电;同时由于天气高温炎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工作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商某某所穿戴的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失去绝缘功能。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触电事故是焊接作业中常见多发事故,事故的发生,轻则造成人员伤害,重则导致人员死亡,因此,防范触电事故是焊工作业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焊接作业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焊接工具是在作业人员的紧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电阻小。一旦工具外露部分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2、焊接作业人员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难以摆脱带电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3、焊接工具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因拉伸、摩擦而漏电,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在恶劣的条件下移动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4、有些焊接工具采用交流电源,由一条相线和一条工作零线供电。如错误地将相线接在金属外壳上或错误地将保护零线断路,均会造成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在预防触电的各种防范措施中,有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两个方面。技术措施主要有安全电压、自动断电、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加强绝缘、间隔屏障等;组织措施主要是作业人员要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无孰轻孰重之分,不论是技术措施还是组织措施,都要具体落实,细致周密。

  案例十三违章焊接作业引起的特大火灾事故1999年5月16日,广西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新面漆返修线,发生一起违章焊接作业引起的特大火灾事故,过火面积278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900.39万元。一、事故经过5月16日上午,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新面漆返修线的油漆线设备制造厂家———江苏省无锡市南兴涂装输送设备厂(以下简称南兴厂)副厂长奚某某、职工单某某,应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工程师孟某某的要求,对返修线喷漆室脱落的铁门铰链进行修理。在进行修理时,在没有得到批准动火的通知,又没有安全监护人员在场监护,也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本人未持特种作业证的情况下,3人不听劝阻,违章动火作业,用电焊焊接喷漆室脱落的铰链,致使焊渣从未遮挡好的空隙溅落到喷室门内下面地沟内,引燃地沟内的积漆,从而导致这起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工厂消防队立即出动2台消防车、7名专职消防人员赶赴现场灭火;柳州市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调派12台消防车、40名消防队员先后赶到现场灭火。到10时15分,火

  

  势得到控制,10时20分大火基本扑灭。二、事故分析

  事后经事故调查组确认,造成这起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南兴厂奚某某、单某某在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新面漆返修线喷金属漆段手工喷漆室西北门违章动火进行电焊作业时,焊渣溅落到喷漆室门内的栅格板下面地沟的积漆上,引燃积漆造成火灾发生。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柳微厂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在火灾危险场所动火,未严格执行动火制度,未落实防火安全防范措施。事故之后,事故当事人都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严肃的处理。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特大火灾事故,是生产制造企业中损失巨大的一次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厂在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工作上存在严重问题。一是企业的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二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看似健全,但监督不严,实际执行中不能坚持必要的工作程序,制度形同虚设,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绝。三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不广泛、不深入,企业职工安全生产观念不强,安全素质不高。

  该企业在事故发生后,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和消防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对检查出来的不安全因素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领导干部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案例十四焊接空油桶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

  2005年7月27日,广东省某粘胶纤维厂机修焊工对两天前卸下汽油的空桶进行焊接,焊枪接触该空筒作业过程中发生了爆炸,油桶飞出30余米,焊工李某当场被炸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事故原因比较简单,是因为盛过汽油的这只油桶未作彻底清洗、置换处理。当眼睛从桶口向桶内看时,其内空空,实际上桶内仍存在着汽油蒸气,它们与从敞开的桶口进入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动火前未做消洗工作,焊接火焰烧红的桶内表面引燃了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三、暴露出的问题1、事故的发生反映出该厂动火制度不落实,动火基本原则不明确,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2、缺乏动火设备的安全处理工作经验。四、防范措施

  动火前,必须先对桶内进行清洗、置换,再对其气体进行取样分析,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案例十五卸油过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999年6月19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一、事故经过6月19日下午18:30,承包经营者宋XX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XX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XX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18:50左右,宋XX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张X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X赶紧回收溢油.王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具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10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这次事故使王X(女)当场烧死,宋XX与其爱人1周后死亡,孙女和王的外甥在1个月后的治疗中先后死亡。溢出油品1466L,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二、事故原因分析1、当事人宋XX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督员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行卸油,致使卸油失去监督保障。2、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3、宋XX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罐内空容量。4、人员安全素质差,王XX未经过岗前培训,缺乏安全意识。溢油后采用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即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三、预防措施1、制定严格的卸油岗位操作规程;2、加强人员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3、采用密闭卸油的方式卸油。

  案例十六油库、加油站油气中毒事故一、事故经过

  2001年7月,某油库一名助理员带领5油料员清洗70号汽油罐。作业前没有进行防中毒教育,没有检查防毒装具,没有事先打开人孔通风。助理员下罐5分钟后因防毒面具漏气中毒,晃了几下便倒在梯子背后,监护的油料员用力拉安全带,但因安全带被梯子拌住,提不上来。1名油料员未戴防毒装具下罐将助理员救出。油料员爬到罐口时晕倒,被卡在油罐和混凝土支架的夹缝里面,因未能及时救出而中毒身亡。二、事故原因与教训

  这是一次因清洗油罐作业方案不周、准备工作不充分而造成的责任事故。清罐作业方案必须详细周全;清罐前必须进行通风和安全教育,使作业人员明确清罐作业的危险性;防毒装具必须技术性能良好,使用前应进行仔细检查;进罐前必须检测油气浓度,在爆炸下限的40%以下,才允许佩戴防毒装具进罐。再是应有备用的防毒装具和安全带,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案例十七急性甲苯中毒一、事故经过

  某年6月25日某车队一名维修工,因连续两周进行汽车喷漆工作(溶剂含50%—60%的甲苯),室内操作,无通风排毒设施,室温高,仅戴2个纱布口罩,每日从事喷漆10—12小时。25日下午连续喷车#6台后,昏倒于地,送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二、事故分析1中毒的毒物是甲苯,中毒的原因正如事故经过中所描述。2患者25日下午昏倒之前,已有许多不舒服,一心想着“再坚持一下,便可完成任务”,强烈的责任感使其坚持到不能再坚持。三、防范措施1、喷漆作业力求机械化、自动化,在未能实现前,要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漆,要加强通风排毒设施。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3、生产组织者要懂得职业卫生知识,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案例十八甲苯中毒一、事故经过

  上海某污水处理厂建造3个污水消化池,消化池的内墙需进行防腐处理,该施工项目由市政某公司转包给江苏武进县某防腐蚀工程队。污水消化池为直径10米、高5米的封闭式建

  

  筑物,顶部仅开有两个直径各为1米的出入孔。某年11月13日上午8:00左右,四位工程队的工人为最后一个消化池的内墙涂刷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涂料中含有甲苯。四位工人均未戴防毒面具进池作业,在洞口有两位女同志守望。上午9:00左右,在池内工作的四名工人感到胸闷,便到池外活动了半小时,略感好转后,又入池继续工作。在洞口守望的两位女同志于10:45离开岗位去买饭,11:05回到洞口,朝里探望时,发现四人已昏倒在地。将该四名工人救出时,均已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抢救人员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抢救,医院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二、现场采样分析

  当天下午职业卫生机构接到电话报告后,马上派员赴现场调查,经检测,消化池内空气中甲苯浓度为1701.0mg/m3—4734.5mg/m3,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0mg/m3)的46倍。三、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是工程队安全卫生意识极差,管理混乱,无任何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工人又不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因此工人无自我保护意识,明知使用的防腐涂料为有毒物质,消化池通风条件又极差,照样不戴防毒面具下池作业,感到不舒服时,仅上来透透气又下池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这样一支无任何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的工程队,工程承包单位依然将项目转包给他们,发包方(建设单位)对此也不闻不问,因此,发包方和转包方也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十九甲苯中毒一、事故经过

  某年7月27日,上海浦东某船舶修理服务队受上海某船厂的一家涂料分公司委托,前来崇明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新加坡7.3万吨散装货船的油漆工作。7月28日开始上船,7月31日上午8:00,该队喷漆工霍某等9人开始做准备工作,晚上22:00左右,开始对船的大舱进行喷漆。该舱内面积3000多平方米,深8米。根据工艺要求由上而下喷,至8月1日凌晨1:00,霍某自感头昏、头痛,从脚手架上昏倒在舱底沙堆上。此时,同队工友张某等人下舱底救人,也感头昏、头痛。最后用吊车将霍某吊至船坞,用汽车将二人送县中心医院抢救。霍某等2人被诊断为急性二甲苯中毒,住院治疗。

  经卫生监督部门现场调查:大舱所用油漆均由外轮船主指定,对其毒性和成分,施工人员不了解。该轮船大舱使用的是中涂公司生产的漂白焦油环氧漆和环氧漆硬化剂,临用前按一桶环氧漆和一桶硬化剂搅拌调和后即喷于舱面;大舱深8米,自然通风很差。4支喷枪同时作业,舱底毒物浓度随作业时间延长越来越高;现场作业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机械通风设施,工人没有使用送风头盔,只有一人戴纱布口罩。二、现场采样分析

  空气中二甲苯浓度最高4500mg/m3,最低210mg/m3(国家标准为100mg/m3)。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没有防护设施而引起的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三、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表明,对于像如此特大型、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的船舱内的喷漆作业,通风条件极差,必须加强机械通风,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送风头盔,要彻底改正用纱布口罩代替防毒口罩的错误习惯,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篇四: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二现场采样分析当天下午职业卫生机构接到电话报告后马上派员赴现场调查经检测消化池内空气中甲苯浓度为17010mgm三事故原因分析主要是工程队安全卫生意识极差管理混乱无任何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工人又不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因此工人无自我保护意识明知使用的防腐涂料为有毒物质消化池通风条件又极差照样不戴防毒面具下池作业感到不舒服时仅上来透透气又下池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有关事故案例

  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2004年6月8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一、事故经过6月8日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这天11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类似于这样的事故,一般出现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都不严格的中小企业,或者出现在加班、夜班等特殊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作业人员也比较容易马虎,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此而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出,特别是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的推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例如实行计件工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办法,会造成残次品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会造成忽视安全事故增多。这是从这起事故中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2、要求车工必须按规定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敞开的衬衫或外套。留有长发时要戴防护帽或头巾,头巾或领带的端头要仔细塞好。3、车床操作工在开动机床前,要详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机床,并作空载试验。

  

  案例二违章戴手套操作车床造成断臂事故2004年10月10日,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一名车工在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进行操作,不幸被旋转的工件卷入,造成右手手臂被铰断事故。一、事故经过10月10日13时15分许,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车工蒯某某(女,23岁),操作C260车床加工曲柄轴,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用八寸半圆锉修整毛刺。修整中因右手戴的帆布手套口被旋转的工件毛刺挂住,右手腕部被旋转的工件铰、缠,右手腕当即被铰断,右臂尺骨、桡骨外露2/3,皮肤肌肉脱套,无法再植,后将右小臂截去2/3。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者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操作。此外,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修理加工工件的毛刺,能省时省力,但不值得提倡,尤其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经验的新工人来讲,更不应该提倡这种操作方式。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只顾生产经营,放松了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够。二是作业环境较差,或者加工工件过于粗糙,不戴手套害怕伤手。三、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操作者必须穿紧身工作服,袖口不能敞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为什么不能戴手套操作?其原因是戴上手套后容易被旋转的机械或工件卷入,造成伤害。这种规定属于常识性和硬性规定,不能有丝毫的通融,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是必须遵守的规定。在这个事故案例中,操作者为什么要戴手套操作呢?一是怕伤手,二是有侥幸心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违章行为可能是习惯性违章,以往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后未及时纠正,并且安全教育也不够。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1、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要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

  违章操作造成事故。需要注意的是,新职工的违章操作通常不是习惯性违章,而是由于缺乏知识、缺乏经验造成的。因此,班组长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安全工作要跟上(必须坚持“五同时”),师傅在传授操作技术时一定要传授安全规程、安全操作经验。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出该厂在新职工上岗操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安全管理存在着漏洞。车间领导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切实从中吸取血的教训,真正树立安全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技术部门应根根冲压机械状况,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认真排查,完善工艺安全技术条件,包括每种模具送、取料安全措施方式并制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按期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严格考核。2、企业、车间、班组都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监控和考核力度,认真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对查出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等,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肃处理。3、要加强临时用工管理,对临时用工要严格执行有关用工规定,真正做到谁用工、谁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坚决杜绝用工管理中存在的脱节现象,杜绝违章和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更换模具严重违章操作导致伤手事故1997年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一名冲压工在更换模具时严重违章操作,造成断指事故。一、事故经过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冲压工杨某某操作100t开式双柱压力机,加工802缸盖螺栓。生产一段时间后,因模具拉毛需要更换(此机为单人单机生产),杨某某在未关掉电源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单人站在设备操作工位处卸上模具。上模具滑块突然下落,杨某某右手被突然下行的压头压住,造成右手食指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剪切工陈某某在操作中发现了机床有故障,不停机请维修工修理,而用手去拉动拉杆违章冒险盲干,同时未按规定着装,造成意外伤害。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离合器拉杆与动铁心连接销经常脱落,设备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未采取根治措施。三、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在这起事故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设备存在问题是一个因素,操作者未按规定着装也是一个因素,两个因素相比较,设备因素是主要因素,因此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解决设备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问题,是防范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此外,夏季炎热,如果车间通风不良,没有有效的降温措施,就难以保证工人在操作中整齐着装,尤其是夜班工作,安全管理相对松懈的时候,更难以保证整齐着装,所以改善车间工作条件也是降低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案例七砂轮安装使用不当造成伤眼事故1998年3月14日,四川省某冲压厂在生产过程中,一名工人在使用手持气动砂轮机时,砂轮突然发生爆裂,造成左眼伤害事故。一、事故经过3月14日9时20分许,四川省某冲压厂在生产过程中,该厂工模科钳工组模具修理钳工王某,手持新采用的角式气动砂轮机(S125)在修理模具时,砂轮突然发生爆裂,碎片将王某佩戴的防护眼镜打碎,伤及左眼。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急忙将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脱险。二、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经检验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某所使用的角式气动砂轮机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在树脂钹型砂轮上叠加一片钢浴砂轮纸作为加工磨料,安装时未加软垫,造成砂轮压不紧,致使砂轮摆动,且王某手持砂轮机方向不当。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厂在风动工具的管理上有漏洞,未严格落实“四新”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尤其是工模科磨具、磨料工艺一览表及安全作业指导书不完善,未严格执行审报审核制度,对模修作业新采用角式风动砂轮机未纳入工艺,制定相应的使用安全管理规程。二是该厂的岗位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具体防范措施不到位,存在漏洞。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从事故发生的情况看,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既有操作者的责任,又有管理上的责任,但主要是操作者的责任。操作规程规定,使用砂轮机时必须正确安装和紧固砂轮,更换砂轮时,要用声响检查法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并校核砂轮的圆周速度是否合适,切不可超过砂轮的允许速度运转。磨削前,检查砂轮是否松动,有无裂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牢靠,发现有问题时不准开机。在这起事故中,操作者安装砂轮明显不符合规定要求。操作者之所以未按规定要求安装砂轮,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懂,不会正确使用。二是粗心大意,忽视安全。两个原因中,后一个原因可能是主要原因。所以,针对事故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针对全厂风动工具品种多、使用情况复杂的现状,责成有关科室举办风动工具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结果,切实提高操作工人的安全操作技能。2、强化落实“四新”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制定出安全可靠的管理规程,严格磨料、磨具的使用审批手续。3、在全厂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落实整改,堵塞管理

  

  漏洞,强化各生产单位及科室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严格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

  案例八铸造混砂机死亡事故一、事故经过

  某工厂铸造车间配砂组老工人张某,经常早上提前上班检修混砂机内舱,以保证上班时间正常运行。X年X月X日07:20,张某来到车间打开混砂机舱门,没有在混砂机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便进入机内检修。他怕舱门开大了影响他人行走,便将舱门带到仅留有150mm缝隙。07:50左右,本组配砂工人李某上班后,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是否有人工作,便随意将舱门推上,顺手开动混砂机试车,当听到机内有人喊叫时,大惊失色,立即停机,但滚轮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混砂机停稳后,李某与刚上班的其他职工将张某救出,张某头部流血不止,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立即上报,07:55工厂卫生所医务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张某做了止血包扎,随车立即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但由于头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于08:40死亡。二、事故原因1、张某进入混砂机内检修,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是事故的主要原因。2、配砂工人李某试车前,没有预先检查机内是否有人就推上舱门,致使混砂机的舱门连锁开关安全装置失效,随后又启动混砂机,是发生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3、车间领导对配砂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够,执行“挂警告牌、并有人监护,不准一人独自作业”的制度不严格,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程序失控,存在随意性。三、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1、张某在检修混砂机内舱前,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也没有找人监护,就独自进入机舱内检修,严重违反了《检修混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充实《检修混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内容,在进人混砂机内工作时,除了切断电源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外,必须请电工取下保险丝由进入机内的检修人员随身保管,并派人在机外监护,防止事故发生。2、技术措施(1)车间技术股组织对所有混砂机的门机连锁安全控制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灵敏可靠。(2)对混砂机舱门进行改造,加装限制关门机构,由进入机舱维修者控制,否则不能将舱门关闭,保证连锁开关的有效性。

  案例九在吊起的机盖下作业被砸身亡事故1999年7月14日,河北省某化工厂一名维修工,在维修一台粉碎机时麻痹大意,在被吊起的机盖下违章作业,被突然落下的机盖砸死。一、事故经过7月14日12时40分,河北省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粉碎工序一台粉碎机发生故障,维修工陈某前来检查修理。经修理后,进行开机运行,但是运行仍不正常,于是再次将机盖吊起0.6米高。在无任何支撑安全措施情况下,维修工陈某伸头向机内观看,此时吊绳突然断裂,机盖落下,维修工陈某被当场砸死。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维修工陈某麻痹大意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厂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作业现场安全工作无人监管。二是起重吊绳存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更换。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按照起重规程规定,起重区域周围应设置警戒线,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过;被吊物悬空时,严禁行人在吊物和吊臂下停留或穿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一切吊运中的物体都有坠落的可能,物体坠落就有伤人的可能。引起吊运物体坠落的因素包括:由于地面人员对吊物捆得不牢;所吊物体超重;吊物上还有其他分离的物件,未及时被清除;吊具的各种缺陷引起吊物附件落下来;起重机本身的安全装置失灵失效;司机操作失误;突然失电制动失效等等。故此,凡有起重机械运行作业的岗位规定中,都要求地面人员及时避让吊物,不准进入吊物下方,更不准在吊物下方作业,对操作司机则要求不准将吊物从人的上方运行。在这起事故中,维修工陈某在悬吊物下方作业,属于严重违章行为,维修现场其他人员对此不加制止,说明该厂职工的整体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都没有到位,该厂应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是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搞好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督促查出隐患的整改工作,努力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三是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要严肃规章制度,对于严重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且予以严厉处罚。

  案例十违章启动发动机造成伤害事故1993年12月20日,某建筑公司汽车修理车间在修理一辆自卸汽车时,因疏忽大意,违章启动发动机,导致一名正在修理作业的修理工不幸死亡。一、事故经过12月20日8时,某建筑公司汽车运输处驾驶员刘某某驾驶大型自卸车从沙石料采石场返回修理车间维修。车停好后,他向修理班长唐某某讲述了要维修的部位和处理意见。唐某某决定自己与修理工曹某一起修理。二人先后钻进汽车底盘下面,曹某拆左侧助离器钢碗,唐某某拆右侧助离器钢碗。拆下后经检查发现钢碗磨损过度,需要更换。因车辆承包,修车费用需要司机刘某某出,刘某某见此情况同意更换,于是和唐某某一起去仓库领钢碗,此时,

  

  修理工曹某仍在车下拆卸转动轴。约9时左右,唐某某、刘某某领回新的钢碗。刘某某对唐某某说,把车厢顶起一点便于修理。唐某某忘记曹某还在车下,表示同意。刘某某即进入驾驶室启动发动机,曹某此时已拆下传动轴轴后方向节,但未从花键套中抽出。当刘某某启动发动机时,花键带动传动轴旋转,使未固定的传动轴扇形甩开,击中正在作业的曹某头部,造成左右颅骨粉碎性骨折、重度脑损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司机刘某某粗心大意,明知车辆正处于维修状态,违章启动马达,违反“修理汽车时,变速杆要放在空挡位置,严禁任何人在驾驶室摆动启动装置”的规定。二是修理班长唐某某责任心不强,在修理时安排修理工曹某一同拆卸助离器钢碗,领料回来后,未检查车底情况便同意司机启动发动机,严重违章作业,从而酿成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不严,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之所以发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反修车操作规程,这是我们经常强调要注意的;另一方面是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这方面经常被我们所忽视。从这起事故以及类似的事故来看,安全技术措施更为重要。在车辆维修作业中,可以参考电工挂牌安全作业的方法:当电工进行线路维修时,或者进行电气维修时,在电闸上挂上安全牌,禁止合闸送电,作业完成后取下安全牌后,才允许合闸送电,这样可防止误送电事故的发生。在这起事故中,如果也采取悬挂安全牌的方法,事故当事人就可能不会发生错误的操作,这起事故也就可能不会发生。所以,施工单位要通过这起事故吸取教训,建立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采取可行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而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十一清理配电柜麻痹大意触电烧伤事故2003年9月28日,江苏省某工具制造厂为了迎接国庆前的安全检查,全厂打扫卫生,一名电工在清理配电柜灰尘时,不慎触电烧伤。一、事故经过9月28日,江苏省某工具制造厂为了迎接国庆前的安全检查,全厂打扫卫生,搞安全文明生产。按照工厂的安排,电工赵某某负责清扫所有配电室、配电柜和配电箱的卫生,准备迎接安全检查。上班后,赵某某清扫了车间的配电室的配电柜和配电箱,然后拿起毛刷到$号配电柜后面,清扫空气开关三相铝排母线间的尘土,在清扫中只听“砰”的一声,全厂顿时停电。厂长以为供电局停电,忙到配电室查看,只见屋里烟雾弥漫,配电室$号配电柜的铝排被烧断,赵某某上身穿的的确良衬衣烧得卷缩在一起,衣服烧焦了一半,右手、右臂、右胸、右腋下和脖子大面积烧伤。厂长立刻派人将他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为2度烧伤。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工赵某某使用的毛刷绑有金属护套,在清扫尘土时,由于母线间的空间小,金属护套碰到了三相电源中的一相,发生了短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工赵某某在清扫时,既没有拉闸作业,也没有安全监护人,又没有正确穿戴好电工应穿的劳动防护用品,以致造成这起烧伤事故。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这起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麻痹大意应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是非正式作业,只是打扫卫生,思想上放松警惕,也就没有按照规定去做,正是在这种思想放松、麻痹大意的状态下发生了事故。应注意的是,许多事故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电工是特殊工种,又是危险工种,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是要加强电工及相关作业人员的管理、培训

  

  和考核,提高电气作业技术水平和电气安全水平。二是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案例十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发生的触电事故2003年7月17日,河北省某厂二车间一名焊工在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时,发生触电事故,因抢救无效死亡。一、事故经过7月17日下午,河北省某厂二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焊工商某某(男,21岁)操作电焊机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由于天气炎热,车间通风不畅,商某某工作得满头大汗。15时15分左右,焊工班班长王某某来检查时,发现商某某躺倒在地上。王某某最初误认为是中暑,抢救时才发现是触电,急忙关闭电焊机,对商某某进行急救,但终因触电时间过长,抢救无效身亡。二、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经现场勘查分析,确定导致商某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所用焊把末端因绝缘破损而漏电;同时由于天气高温炎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工作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商某某所穿戴的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失去绝缘功能。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触电事故是焊接作业中常见多发事故,事故的发生,轻则造成人员伤害,重则导致人员死亡,因此,防范触电事故是焊工作业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焊接作业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焊接工具是在作业人员的紧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电阻小。一旦工具外露部分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2、焊接作业人员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难以摆脱带电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3、焊接工具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因拉伸、摩擦而漏电,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在恶劣的条件下移动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4、有些焊接工具采用交流电源,由一条相线和一条工作零线供电。如错误地将相线接在金属外壳上或错误地将保护零线断路,均会造成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在预防触电的各种防范措施中,有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两个方面。技术措施主要有安全电压、自动断电、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加强绝缘、间隔屏障等;组织措施主要是作业人员要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无孰轻孰重之分,不论是技术措施还是组织措施,都要具体落实,细致周密。

  案例十三违章焊接作业引起的特大火灾事故1999年5月16日,广西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新面漆返修线,发生一起违章焊接作业引起的特大火灾事故,过火面积278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900.39万元。一、事故经过5月16日上午,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新面漆返修线的油漆线设备制造厂家———江苏省无锡市南兴涂装输送设备厂(以下简称南兴厂)副厂长奚某某、职工单某某,应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工程师孟某某的要求,对返修线喷漆室脱落的铁门铰链进行修理。在进行修理时,在没有得到批准动火的通知,又没有安全监护人员在场监护,也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本人未持特种作业证的情况下,3人不听劝阻,违章动火作业,用电焊焊接喷漆室脱落的铰链,致使焊渣从未遮挡好的空隙溅落到喷室门内下面地沟内,引燃地沟内的积漆,从而导致这起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工厂消防队立即出动2台消防车、7名专职消防人员赶赴现场灭火;柳州市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调派12台消防车、40名消防队员先后赶到现场灭火。到10时15分,火

  

  势得到控制,10时20分大火基本扑灭。二、事故分析

  事后经事故调查组确认,造成这起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南兴厂奚某某、单某某在柳州微型汽车厂涂装车间新面漆返修线喷金属漆段手工喷漆室西北门违章动火进行电焊作业时,焊渣溅落到喷漆室门内的栅格板下面地沟的积漆上,引燃积漆造成火灾发生。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柳微厂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在火灾危险场所动火,未严格执行动火制度,未落实防火安全防范措施。事故之后,事故当事人都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严肃的处理。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特大火灾事故,是生产制造企业中损失巨大的一次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厂在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工作上存在严重问题。一是企业的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二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看似健全,但监督不严,实际执行中不能坚持必要的工作程序,制度形同虚设,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绝。三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不广泛、不深入,企业职工安全生产观念不强,安全素质不高。

  该企业在事故发生后,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和消防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对检查出来的不安全因素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领导干部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案例十四焊接空油桶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

  2005年7月27日,广东省某粘胶纤维厂机修焊工对两天前卸下汽油的空桶进行焊接,焊枪接触该空筒作业过程中发生了爆炸,油桶飞出30余米,焊工李某当场被炸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事故原因比较简单,是因为盛过汽油的这只油桶未作彻底清洗、置换处理。当眼睛从桶口向桶内看时,其内空空,实际上桶内仍存在着汽油蒸气,它们与从敞开的桶口进入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动火前未做消洗工作,焊接火焰烧红的桶内表面引燃了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三、暴露出的问题1、事故的发生反映出该厂动火制度不落实,动火基本原则不明确,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2、缺乏动火设备的安全处理工作经验。四、防范措施

  动火前,必须先对桶内进行清洗、置换,再对其气体进行取样分析,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案例十五卸油过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999年6月19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一、事故经过6月19日下午18:30,承包经营者宋XX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XX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XX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18:50左右,宋XX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张X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X赶紧回收溢油.王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具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10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这次事故使王X(女)当场烧死,宋XX与其爱人1周后死亡,孙女和王的外甥在1个月后的治疗中先后死亡。溢出油品1466L,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二、事故原因分析1、当事人宋XX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督员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行卸油,致使卸油失去监督保障。2、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3、宋XX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罐内空容量。4、人员安全素质差,王XX未经过岗前培训,缺乏安全意识。溢油后采用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即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三、预防措施1、制定严格的卸油岗位操作规程;2、加强人员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3、采用密闭卸油的方式卸油。

  案例十六油库、加油站油气中毒事故一、事故经过

  2001年7月,某油库一名助理员带领5油料员清洗70号汽油罐。作业前没有进行防中毒教育,没有检查防毒装具,没有事先打开人孔通风。助理员下罐5分钟后因防毒面具漏气中毒,晃了几下便倒在梯子背后,监护的油料员用力拉安全带,但因安全带被梯子拌住,提不上来。1名油料员未戴防毒装具下罐将助理员救出。油料员爬到罐口时晕倒,被卡在油罐和混凝土支架的夹缝里面,因未能及时救出而中毒身亡。二、事故原因与教训

  这是一次因清洗油罐作业方案不周、准备工作不充分而造成的责任事故。清罐作业方案必须详细周全;清罐前必须进行通风和安全教育,使作业人员明确清罐作业的危险性;防毒装具必须技术性能良好,使用前应进行仔细检查;进罐前必须检测油气浓度,在爆炸下限的40%以下,才允许佩戴防毒装具进罐。再是应有备用的防毒装具和安全带,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案例十七急性甲苯中毒一、事故经过

  某年6月25日某车队一名维修工,因连续两周进行汽车喷漆工作(溶剂含50%—60%的甲苯),室内操作,无通风排毒设施,室温高,仅戴2个纱布口罩,每日从事喷漆10—12小时。25日下午连续喷车#6台后,昏倒于地,送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二、事故分析1中毒的毒物是甲苯,中毒的原因正如事故经过中所描述。2患者25日下午昏倒之前,已有许多不舒服,一心想着“再坚持一下,便可完成任务”,强烈的责任感使其坚持到不能再坚持。三、防范措施1、喷漆作业力求机械化、自动化,在未能实现前,要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漆,要加强通风排毒设施。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3、生产组织者要懂得职业卫生知识,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案例十八甲苯中毒一、事故经过

  上海某污水处理厂建造3个污水消化池,消化池的内墙需进行防腐处理,该施工项目由市政某公司转包给江苏武进县某防腐蚀工程队。污水消化池为直径10米、高5米的封闭式建

  

  筑物,顶部仅开有两个直径各为1米的出入孔。某年11月13日上午8:00左右,四位工程队的工人为最后一个消化池的内墙涂刷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涂料中含有甲苯。四位工人均未戴防毒面具进池作业,在洞口有两位女同志守望。上午9:00左右,在池内工作的四名工人感到胸闷,便到池外活动了半小时,略感好转后,又入池继续工作。在洞口守望的两位女同志于10:45离开岗位去买饭,11:05回到洞口,朝里探望时,发现四人已昏倒在地。将该四名工人救出时,均已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抢救人员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抢救,医院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二、现场采样分析

  当天下午职业卫生机构接到电话报告后,马上派员赴现场调查,经检测,消化池内空气中甲苯浓度为1701.0mg/m3—4734.5mg/m3,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0mg/m3)的46倍。三、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是工程队安全卫生意识极差,管理混乱,无任何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工人又不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因此工人无自我保护意识,明知使用的防腐涂料为有毒物质,消化池通风条件又极差,照样不戴防毒面具下池作业,感到不舒服时,仅上来透透气又下池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这样一支无任何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的工程队,工程承包单位依然将项目转包给他们,发包方(建设单位)对此也不闻不问,因此,发包方和转包方也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十九甲苯中毒一、事故经过

  某年7月27日,上海浦东某船舶修理服务队受上海某船厂的一家涂料分公司委托,前来崇明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新加坡7.3万吨散装货船的油漆工作。7月28日开始上船,7月31日上午8:00,该队喷漆工霍某等9人开始做准备工作,晚上22:00左右,开始对船的大舱进行喷漆。该舱内面积3000多平方米,深8米。根据工艺要求由上而下喷,至8月1日凌晨1:00,霍某自感头昏、头痛,从脚手架上昏倒在舱底沙堆上。此时,同队工友张某等人下舱底救人,也感头昏、头痛。最后用吊车将霍某吊至船坞,用汽车将二人送县中心医院抢救。霍某等2人被诊断为急性二甲苯中毒,住院治疗。

  经卫生监督部门现场调查:大舱所用油漆均由外轮船主指定,对其毒性和成分,施工人员不了解。该轮船大舱使用的是中涂公司生产的漂白焦油环氧漆和环氧漆硬化剂,临用前按一桶环氧漆和一桶硬化剂搅拌调和后即喷于舱面;大舱深8米,自然通风很差。4支喷枪同时作业,舱底毒物浓度随作业时间延长越来越高;现场作业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机械通风设施,工人没有使用送风头盔,只有一人戴纱布口罩。二、现场采样分析

  空气中二甲苯浓度最高4500mg/m3,最低210mg/m3(国家标准为100mg/m3)。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没有防护设施而引起的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三、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表明,对于像如此特大型、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的船舱内的喷漆作业,通风条件极差,必须加强机械通风,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送风头盔,要彻底改正用纱布口罩代替防毒口罩的错误习惯,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篇五: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观后感

  作为“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一,我们三名驻站职工一起观看了生产安全事故宣传片,对安全生产有了更为深刻的熟悉和理解,充分体会到公司狠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影片的各种生产事故虽然不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片中那一幕幕残酷的事故画面,冲击着我们每一人的心灵。每每看到事故的发生,看到生命的脆弱,看到伤者拖着伤残的身体生活的艰辛和失去亲人后家庭的哀思,都让我们为之伤心不已。这些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无非都是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存在幸运心理,存在“三违”行为。只要作业标准一点、安全意识在强一点,事故完全可以避开。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间或的违章,都有可能造成不行弥补的损失和终生的圆满,事故的阴影随时随刻都可能吞噬生命的绿叶。但是总有些人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好象自己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为了别人的利益,于是放任自由,导致了担心全大事的发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学习我们反思许多,我们应当深刻地吸取教训,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举一反三,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提高自身素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二是在工作中时刻留意安全问题,坚决根据操作规程和员工手册做事,防微杜渐。三要和身边同事结对子,在工作做到相互监视,有任何疏泄怠慢的地方准时指出,安全生产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事故是无情的,它总潜在没留意的地方,等待着没留意的那一刻,向你发出致命的一击。然而,这些没有留意的地方,我们是有好多时机可以去发觉,避开事故发生的。这些事故警示着我们: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工作要年年讲、月月讲、每天讲、每时每刻讲;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应当仔细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实际行动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里,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协作公司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实现长治久安,让全部员工高快乐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推荐访问: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2版) 安全事故 盘点 典型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