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3篇)

时间:2022-11-26 08:15:07 来源:网友投稿

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3篇)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  为有效对冲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预防经济的较大幅度下滑缓解失业压力亟待对疫情影响开展科学的评估全面系统地梳理疫情导致的经济系统的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3篇),供大家参考。

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3篇)

篇一: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

  为有效对冲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预防经济的较大幅度下滑缓解失业压力亟待对疫情影响开展科学的评估全面系统地梳理疫情导致的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统筹协调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的产业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确保各部门的经济政策共同发力聚焦使力着力于根本更好地发挥各种政策的协同效应舒缓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对策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2月于武汉暴发以来,目前已蔓延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涉及25个国家。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北京时间2020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当前,世界上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行了暂时取消来往航班、一定期限内限制中国人入境等限制措施。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信息,截至2020年2月8日24时,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已有累计确诊病例37198例,累计死亡病例811例,现有疑似病例28942例;此外,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7190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8183人。此次疫情的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的发生和快速蔓延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

  本文分析疫情对我国短期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初步估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短期内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快速蔓延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造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成了较大的冲击,对交通运输、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行业的冲击相对较为严重,且本次疫情和2020年的“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很大差别。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第三、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降到6.0%,为历史性新低;同时,外部经济复苏乏力,出口增速下滑。这与2020年“非典”时期我国GDP高速增长、世界市场潜力巨大的经济背景完全不同。在这一背景下,疫情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

  产业层面1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多个城市封城封路,物流停止,机场、高铁等运行班次大幅减少。据交通运输部消息,2020年2月3日(春运第25天,农历正月初十)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192.8万人次,比2020年春运同日下降86.6%。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59.6万人次,下降86.1%;道路发送旅客992万人次,下降86.7%;水路发送旅客7.2万人次,下降93.4%;民航发送旅客34.0万人次,下降81.6%。2020年1月10日—2月3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累计发送旅客12.9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30.3%。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94亿人次,下降21.2%;道路发送旅客10.51亿人次,下降31.8%;水路发送旅客1609.4万人次,下降41.6%;民航发送旅客3516.0万人次,下降22.5%。

  2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期间各类聚餐大幅减少,人群密集场所关停,大量餐厅、饭店停止营业,备菜存货被低价甩卖。据商务部监测,2020年2月4—10日(除夕—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势必严重萎缩。3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旅游行业也遭受重创——各地主要旅游景点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交通受到限制,居民终止出行计划。回顾2020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旅游业收入必然大幅下滑。4疫情对文化娱乐行业的影响文化娱乐行业方面,2020年电影行业春节档票房收入非常惨淡。春节档7天票房在全年票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2020年春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节档票房58.59亿元,占全年票房642.66亿元的9%。根据2020年春节档票房推算,2020年春节档原本预计总票房近70亿元,其中大年初一票房预售近3亿元。

  但是受疫情冲击,2020年春节档7部主要影片宣布撤档,不少大型院线也均选择暂停营业。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仅181万元,而2020年同期票房高达14.58亿元。

  5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受春节假期延长,节后复工难度加大,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条传导等因素的影响,疫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的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20采购经理调查结果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放缓。从以上数据看出,在疫情暴发之前,制造业PMI指数已经处于临界点,如果疫情在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对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影响将逐步传递至制造业,影响制造业的增长,需要持续关注。需求层面短期内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最大。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各地隔离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措施陆续出台,疫情严重地区出现了极端的“封城”措施。受到对疫情恐慌心理的影响,人们外出活动的频率明显下降,消费意愿严重不足。2020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预计将出现较大幅度萎缩,疫情严重地区的消费将受到沉重打击。

  从消费类型来看,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和娱乐业等具备一定出行和聚众属性的服务型消费受到直接冲击,其受影响程度大于产品类消费;必需品类(如食品饮料、中西药品、日常用品等)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网上购物、订餐、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线上消费增长将一定程度上代替线下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只是抑制短期消费需求释放,并未改变消费长期稳定增长的总体趋势。随着疫情消散,消费将会大幅回升。

  疫情对投资的影响相对有限,总体上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态势并没有改变。进出口方面,受到部分经济体的疫情管控措施以及国际社会对疫情的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国际合作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疫情的快速蔓延对外贸企业开工生产产生较大影响。

  2020年2月3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很多外贸企业正在积极恢复产能,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精准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施策,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减负助力。区域层面疫情对湖北省等重点疫区的经济和就业将产生较为持续的冲击,

  但对其他地区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较为有限。需要高度重视疫情对经济系统薄弱环节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节后生产重启和持续经营所产生的重要冲击。这些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就可能对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2、疫情对我国2020年全年经济影响有限针对本次疫情,()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重大部署,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防控疫情传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联防联控,共同打响疫情阻击战。国际社会对我国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并纷纷表达对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与支持。基准情景下的经济增长预测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强力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支持,我们预期疫情能在短时间内(第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基准情景),疫情对2020年全年和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在疫情能在第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基准情景下,我们对2020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初步预测如下:总体来看,我国短期的经济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预计第1季度我国GDP增速会跌破“5.0%”,甚至可能跌破“3.5%”,但第2—4季度我国经济将加速发展,预计全年GDP增长速度将维持在5.5-5.8%!

  我们判断疫情在全年对经济的影响有限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考虑:

  1.针对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较为严重冲击,中央和地方各级地政府出台了许多经济政策以缓解疫情的不利影响,这些政策有望降低疫情的负面冲击。宏观政策层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都有所增加,加强了“逆周期”调节。例如,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不仅提供了合理充裕的流动性,而且引导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下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

  2.尽管疫情对大多数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负向冲击,但也对一些行业产生了正向拉动作用,如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业等。此外,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情发生期间被抑制的消费、投资等需求将被释放,从而带动消费和投资的反弹。

  3.虽然WHO将此次疫情列为PHEIC,但对中国防控疫情充满信心。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根据WHO《国际卫生条例(2020)》,在WHO发布为PHEIC后,可根据第49条规定的程序随时撤消,并应在公布3个月后自动失效。如果短期内疫情得到控制,预期国际社会对疫情的防控将会逐步解除,我国的外贸也将出现恢复性增长。此外,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正是我国经济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短板”,补齐“短板”能够有效提高经济系统运行效率,为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悲观情景下的经济增长预测当然,此次疫情的防控形势比较复杂,也有可能延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和2020年的“非典”疫情相比,此次疫情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已经远远超过“非典”时期。“非典”疫情在2020年底—2020年1月于广东暴发,之后2—4月扩散至全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直到5—6月才逐步得到控制,持续时间约8个月。虽然目前我们对本次疫情的防控力度和措施、对外联络等与“非典”时期已有很大不同,但确实不能排除疫情持续到第二季度的可能性。为此,考虑设立悲观情景,即预计疫情将在2020年5月基本结束。在悲观情景下,对第1季度和第2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很大,我们预计均会跌破“4.0%”,但第3、4季度经济会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为5%左右!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3、政策建议为有效对冲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预防经济的较大幅度下滑,缓解失业压力,亟待对疫情影响开展科学的评估,全面系统地梳理疫情导致的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统筹协调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的产业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确保各部门的经济政策共同发力、聚焦使力、着力于根本,更好地发挥各种政策的协同效应,舒缓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5点政策建议。1.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稳定人员队伍。苏州等地区已经出台若干措施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希望更多地区尽快出台支持措施。2.对疫情期间受影响比较严重的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行业,建议进一步实行定向的税收减免措施,以部分抵扣其亏损额度,保证后续发展。3.针对短期内疫情对生产和外贸的冲击,有效做好应急政策,包括减免租金、减税降费、放松贸易信贷支持。4.加强信息公开,有效传达经济政策的意图,做到信息透明,并接受舆论监督,更好地引导预期和信心。

  1

  以精心写就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5.要着眼长远,借机推进经济系统各项制度的完善。例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更加有效的普惠医疗卫生体制,以及推进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等。

  --------------------文章说明--------------------本文是经过精选整理后的精品文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下载后可对文档进行重新编辑,可按您的想法稍作修改直接套用,标题或正文中所有带()处可自行修改为需要字词,以便更好的为您所用!精挑精选精加工的精品文档,感谢您下载使用,希望使您的学习办公更便捷高效!

  1

  

  

篇二: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六稳六保个人心得体会1

  云南省教育厅针对此前“原则上不要求师生在校园内戴口罩”引起的热议回应称,在进入校园人员必须是低风险人群的前提下,不强制戴口罩。云南教育厅的“除紧急情况和必须佩戴口罩的工种,原则上不要求师生在校园内戴口罩。”引发网友热议。(3月22日《中国新闻网》)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周荣的这一答复之所以引发热议,问题就出在“原则上”这三字上!因为再刚性的规定,一旦加上“原则上”,执行起来就有了弹性,“原则上不要求师生在校园内戴口罩”,既没有强制师生必须戴口罩,也没有规定师生不戴口罩。这种似是而非的答复,其结果必然让广大师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开学后戴不戴口罩,不该成为摆在师生面前的一道自选题。

  但是,开学后师生到底要不要戴不戴口罩,必须有个明确的说法,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愿意戴就戴,不愿戴就不戴,势必影响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疫情防控效果。校园内要不要戴口罩,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而定,不能搞一刀切。

  从道理上说,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师生要不要戴不戴口罩,不是教育厅长、局长、校长说了算,而是当地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形势作出科学判断。

  其实,开学后师生要不要戴口罩,公众可以从3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中寻找答案。该《通知》建议:普通公众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时,建议不戴口罩;当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时,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应戴口罩。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与单位进出口等场所的工作人员,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不难看出,在中、低风险地区,像校园内的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以及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设施等属于人员密集区,为安全起见,建议师生戴上口罩,学校可采取错时上学、错时就餐等办法减少人员集聚,以降低风险,至于师生骑车或开车上班、上学或在操场等通风良好的地方,完全可以摘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

  此外,开学后师生要不要戴口罩,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说,从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来看,就是原则上继续推迟开学,这是一个大的原则,满足三个条件可开学。“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二是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具备这三个条件以后,再来考虑什么时候开学。”这其中的第三

  个开学必备条件“防控物资”无疑指的是为师生准备的额温枪、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可见,开学后一段时间内,师生在人员集聚的特定场合还是要戴口罩的。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各地正在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活动,3月9日,青海第一批高中、中职学校迎来开学,贵州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学生3月16日正式开学,山西全省域高三年级按照3月25日开学做准备,西藏各级各类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到3月下旬开学,江苏各级各类学校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说国内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正处在蔓延之势,输入风险与日俱增,疫情防控的重点已经从“内防输出”转向“外防输入”,而口罩无疑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防线。在疫情尚未彻底结束之前,戴口罩应成为师生出门的标配,戴口罩不仅是疫情特殊期间的防护手段,在流感高发季节或自身有呼吸道疾病时,戴口罩也应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六稳六保个人心得体会2

  一场突如其来的春疫,让中医药再次走向了前台,成了防疫治病中的“中国利器”。中医药以祛邪去因,扶正固本,提高人体的自身的免疫力作为治疗原理。就治疗效果而言,中医药在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促进恢复期人群肌体康复方面作用独特。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不仅能有效治疗病症,还能通过机体的调理提高免疫力,在后续的康复上同样大有可为。

  事实是最好的验证。整个疫情救治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跟中医药的全面参与密不可分。中医药治疗最大程度提升和实现了救治率和逆转率,与国外很多国家死亡率偏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事实上,抛开此次疫情救治不谈,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看,中医药在历次疫情的防治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并形成了一套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减轻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功效显著。2003年治疗非典病人样本显示,采用纯西医治疗的46例,死亡9例,死亡率几乎20%。而介入中西医治疗的71例,死亡1例,死亡率1.4%。也正是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中的突出作用,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

  重大疫情中的惊艳表现为中医药扬名立威,但优势却并没有转化成顺势。作为国粹的中医药式微的局面,虽已引获得关注,但整体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在“2020年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有意思的是,在这次调查中,有94.68%的受访者表示相信中医。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这种状况都有很直观的感受:在我们身边,有名望的中医在减少,医院里的中医门诊也改换了门庭,中药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药品的

  成色和质量也大不如前,熬上两三次之后就寡淡无味。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没有西药的立竿见影,成本又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中医药就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认可度看起来还相当不错,却并没有成为首选。一场疫情让人看到了国粹在延续神奇,但之后又回到了“难得宠幸”的老样子。

  市场化改变了中医药的传统生存状态,传统产业与市场之间并未有效对接和均衡匹配,时下,中医专业人才不足,影响了中医的整体治疗水平;于中药的层面而言,当天然的中药材无法满足需求时,人工种植的质量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又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提高来不断优化。当然,以医保为主体的政策扶持长期缺位,则造成了中医药的日渐式微。中医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和产业,现有的问题并非局部性的,而是系统性的。要破解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就不能攻其一点而需要统盘推进。

  通过大疫的验证,对中医药的偏见会少一些,依任度和依存度会有所改善,并国际社会重新发现和再次认识,中医药粉丝的群体也会有所扩大,中医药的处境与现状也能得到更多的人关注。就政策层面而言,应当借势用力、趁热打铁加快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在“两手抓,两手硬”的综合措施中,有力有效推进一揽子的计划落地,比如中医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中药产能的恢复与提升,中药产业链条的拉长,同时以援外防疫为契机,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把“中国方案”升级为“世界共享”,继而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具有极强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和价值体系。如此,中医药才有更加广阔的前景。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六稳六保个人心得体会3

  “凝聚你我力量。”2020年这个消费维权主题很给力,有三大涵义:凝聚社会共识,发挥消协平台型组织共治力量,推进消费维权机制健全完善;凝聚消费者共识,发挥消费者监督力量,推进消费者参与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凝聚经营者共识,发挥行业自律力量,推进落实经营者第一主体责任。

  315消费者权益日,以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为宗旨,每到此时,维权打假更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每年央视315晚会所曝光的假冒伪劣、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也让人深深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彻底消灭消费侵权问题,才能让央视315晚会变成消费者快乐的享受,而非悲愤的时光?联想到当前这场战疫情,其实,屡打不尽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就是存系在社会消费中的“病毒”,就如新冠肺炎病毒一样“凶狠”“狡诈”。但我们看到,新冠病毒尽管在世界正蔓延,但在我国一场人民战争中却已经被紧紧锁死,彻底消灭之胜利在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病毒”,与生物界的病毒是何等相似啊!我们有着战胜SARS的经验,战胜新冠肺炎更显示出磅礴的力量,何不能借鉴战疫的方法打一场消灭侵害消费者权益“病毒”的大战?完全可以!

  一是打好“人民战争”。关键是要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维权合力。虽然,“人人都是王海”这句口号在社会上一度叫得很响,但维权难的问题,让一些消费者不能不退却,不能不忍气吞声,问题就在于维权合力不够。所以,必须发挥消协社会组织平台作用,汇聚各方面消费维权力量,促进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

  广大消费者、企业主体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让“人民战争”有力量支撑。

  二是打好“阻击战”。战胜新冠肺炎,“阻击战”颇显成就,特别是重要场所和道路口设卡、社区严守阵地,经验值得借鉴,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打假中,就是要创新维权机制、全面履行职责。在全社会倡导和坚持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理念,继续推进新《消法》的贯彻落实,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商品、服务法律法规和标准,要发挥社会机制的力量来遏制侵权问题和假冒伪劣盛行问题,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死守,决不让侵权问题肆意横行。

  三是打好“宣传战”。这次战疫情,宣传的功劳不可没。科学防疫,天天的疫情信息发布及广泛的科学防疫知识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了疫情、防疫病毒的知识办法,所以大家能够从容对待疫情、正视病毒侵害,做到听从指挥,同心协力。在消费维权方面也是如此,一方面要坚决打击侵权问题,另一方面还是要“预防”为主,如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莫掉入消费陷阱。当然,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特别要注重更多消费教育资源向老年消费者、农村消费者和未成年人倾斜,不断提升各类消费者群体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消费维权任重道远,绝不是靠一个315维权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必须拿出战疫的精神来维权打假,这对“稳市场”、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三: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

  新冠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何文静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20期

  摘要: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本文主要探讨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新冠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特性,并且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与非典疫情进行了宏观比较以此得出经验教训,接着重点阐述了新冠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独特性经验借鉴经济影响货币政策一、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特性(一)独特性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相比,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其独特性。自然灾害危害的是人类的生命和财产;而新冠病毒疫情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但不一定会破坏人类的财产,它更多的是抑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和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二)持续性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持续性,从春节期间的疫情爆发到现在,随着时间推移,它对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虽然现在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我们应该看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持续性和严重性。一方面要紧抓新冠病毒疫情防治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经济增长。

  (三)差异性

  新冠病毒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的产业有:医疗行业如对医疗口罩、卫生防护、消毒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对方便食品、在线游戏、在线视频的需求也很旺盛。负面影响的产业有: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和娱乐业等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疫情导致了传统线下交易活动减少,但线上交易、电子商务需求猛增。

  二、新冠病毒疫情与非典疫情的宏观比较及经验借鉴

  (一)宏观比较

  1.疫情等级一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等级与2003年非典疫情的等级基本一样。该项决定的宣布主要是基于我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和其他多个国家也出现该疫情两个重要事实,同时强调不建議他国对我国实施旅游和贸易限制。此外,宣布我国疫情等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有利于我国获得其他国家的资金和物质援助。

  2.宏观经济背景不同。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我国正处于贸易全球化高速发展时期。当时我国刚刚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外部环境的优越性助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这次新冠疫情发生时,我国国际贸易正饱受外部环境的争议和打压,经济下行的压力远远大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

  3.经济发展阶段不同。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800美元,进出口总额为6208亿美元,仅居世界第五位。而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一万美元,进出口总值也高达世界第一的位置。从2003-2019年这17年间,我国已经从全球低收入水平国家迈入了全面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行列。

  (二)非典疫情的经验借鉴

  2003年非典疫情的防治工作为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要统一部署、及时建立防治疫情总指挥部,发挥强大的防控能力。非典疫情发生以后,国家立即成立了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由总指挥统一安排、调度全国非典肺炎防治工作。在指挥部成立后,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全面整合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和军队有效资源,逐步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

  第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对延误疫情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非典期间,刚任职不到一个月的卫生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都因工作失职而被撤职,随后他们的职位也被新的领

  导干部所替代,可见问责机制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保障了非典防治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三,团结多方力量,共同抗击疫情。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医疗专家的作用,进行科学防治。在非典期间,一批优秀的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为防治战胜非典起到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非典期间就充分发挥了基层和社区作用,动员了全国人民群众共同抗击疫情,全面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还要加强地区和国际专家的交流合作。非典期间,我国通过与其他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学交流合作,在疫情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首先,在总供给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各地出台的封锁地区和隔离措施,使得居民生活物质供给不足,CPI指数短期出现上涨。生活消费品方面,由于疫情期间企业停工停产(除医药和生活基本保障部门),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受到阻碍,导致生鲜蔬菜、肉类产品等物品供应不足,物价出现了短期上涨。此外,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和娱乐行业等也因为疫情受到了较大影响。

  其次,在总需求方面,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都受到较大冲击。其中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最大。由于防控疫情期间需要居家隔离,以防止人口大规模聚集和流动,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大减少。同时,为了防控疫情使得企业不得不延迟复工、停工停产,企业原本计划的各项投资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加工制造业、房地产行业、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基本停滞不前。

  (二)疫情对三大产业的影响

  1.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第一产业在GDP的占比仅有7.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占比分别是39%和53.9%。从统计结果来看,2019年与2003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逐渐降低,但是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新冠疫情对农林牧渔业的影响虽然较小,但此次疫情结束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进而影响第一产业中农牧产品的销售量和进出口数量。

  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第二产业包括包括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水电油气和医药制造等行业。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企业的劳动力流通不畅,各地企业的复工时间延迟,交通运输和物流受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可能面临工人短缺和原材料不足等

  

推荐访问:对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的看法 疫情 发展经济 防控

版权所有:新维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维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维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5034171号-1